[发明专利]一种催化层的制备方法、催化层及微生物燃料电池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002897.6 | 申请日: | 2018-08-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034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 发明(设计)人: | 张鸿郭;黄麟哲;钟铿锵;阎佳;肖唐付;李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M4/88 | 分类号: | H01M4/88;H01M4/90;H01M8/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 11344 | 代理人: | 江锦利 |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催化层 微生物燃料电池 制备 催化剂 碳布 贵金属复合物 催化剂混合 聚合物溶液 生物电化学 氧还原反应 异丙醇溶液 贵金属铂 去离子水 全氟磺酸 悬浮液涂 阴极电子 运行费用 悬浮液 乙炔黑 传递 应用 | ||
1.一种催化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S1、将乙炔黑和Co/UiO66催化剂混合,然后逐滴加入去离子水;
S2、再加入全氟磺酸型聚合物溶液和纯异丙醇溶液,搅拌均匀,得到悬浮液;
S3、将所述悬浮液涂覆到碳布上,在所述碳布上形成涂层,干燥,得到催化层。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乙炔黑与所述Co/UiO66催化剂的质量比为(3~5):1;所述去离子水与所述Co/UiO66催化剂的质量比为(10~15):1。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氟磺酸型聚合物溶液的浓度为3%~5%,所述纯异丙醇溶液的浓度为95%~99%。
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o/UiO66催化剂与所述全氟磺酸型聚合物溶液、所述纯异丙醇溶液的质量比为1:(30~35):(25~30)。
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层的厚度为0.3mm~0.5mm。
6.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o/UiO66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S11、将2-氨基对苯二甲酸、氯化锆材料以及N,N-二甲基甲酰胺混合,得到第一混合溶液;将所述第一混合溶液放置在第一温度下反应,得到淡黄色混合粘稠物;
S12、分别用N,N-二甲基甲酰胺和甲醇搅拌洗涤所述淡黄色混合粘稠物,离心处理,干燥,得到固态物体;将所述固态物体、硝酸钴以及甲醇混合,得到第二混合溶液;将所述第二混合溶液放置在第二温度下反应,得到掺Co的淡黄色混合粘稠物;
S13、用甲醇洗涤所述掺Co淡黄色混合粘稠物,离心处理,干燥,得到掺Co的固态物体;将所述掺Co的固态物体放置在第三温度下进行高温灼烧,得到所述Co/UiO66催化剂。
7.一种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1中,2-氨基对苯二甲酸、氯化锆材料以及N,N-二甲基甲酰胺三者之间的质量比为1:(1~2):(261~262);所述步骤S12中,硝酸钴、固态物体以及甲醇三者之间的质量比为1:(11~12):(68~69)。
8.一种催化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层通过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
9.一种微生物燃料电池,包括扩散层,碳基层,碳布层及催化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层采用权利要求8所述的催化层。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微生物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层的厚度为0.4mm~0.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大学,未经广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0289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