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械-生物结合法提取玉米秸秆改性精纤维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001993.9 | 申请日: | 2018-08-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621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 发明(设计)人: | 冯威;林鑫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 主分类号: | D21B1/06 | 分类号: | D21B1/06;D21B1/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96 | 代理人: | 王程远 |
| 地址: | 130000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械 生物 结合 提取 玉米 秸秆 改性 纤维 方法 装置 | ||
1.一种机械-生物结合法提取玉米秸秆改性精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用水浸泡的方式,将玉米秸秆粗纤维的含水量至少达到70%;
(2)沥干后再通过叠螺式纤维揉搓分丝机进行分丝,将粗纤维通过机械法分离成细纤维;
(3)细纤维置于生物净化机内,通过嗜糖性微生物去除细纤维之间及表面附着的糖类小分子,得到生物改性纤维,所述的嗜糖性微生物为嗜糖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saccharophila属;
(4)通过蒸汽加温的方式对上述步骤(3)所得到的生物改性纤维进行灭活作用,其中蒸汽加温的温度为90~110℃;
(5)再通过碾压脱水机进行脱水,得到玉米秸秆改性精纤维;打包外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生物结合法提取玉米秸秆改性精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整个过程中采用循环系统使用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生物结合法提取玉米秸秆改性精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叠螺式纤维揉搓分丝机为1-2组;步骤(3)中所述的生物净化机的数量为1-3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生物结合法提取玉米秸秆改性精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的碾压脱水机为对辊碾压机。
5.一种机械-生物结合法提取玉米秸秆改性精纤维的装置,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生物结合法提取玉米秸秆改性精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粗纤维加料机、浸泡罐、封闭式沥干床、叠螺式纤维揉搓分丝机、生物净化机、灭活罐、碾压脱水机和打包机,所述的粗纤维加料机的入口与秸秆皮瓤分离机的出口相连接,所述的浸泡罐与入水管道相连,所述的封闭式沥干床的出水管道延伸至浸泡罐的入水口,所述的碾压脱水机的出水管道延伸至浸泡罐的入水口,所述的粗纤维加料机还与除尘设备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械-生物结合法提取玉米秸秆改性精纤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浸泡罐包括封头、罐体和支腿,所述的罐体与支腿连接,并由支腿支撑,所述的罐体底部设置出水口,所述的封头中部设置有与入水管道连接的入水口,所述的封头上还设置有与封闭式沥干床的出水管道连接的入水口和与碾压脱水机的出水管道连接的入水口,所述的封头上还设置有检测玉米秸秆粗纤维含水量的检测口。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械-生物结合法提取玉米秸秆改性精纤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叠螺式纤维揉搓分丝机具有壳体和横向穿过壳体的进料管,所述的进料管的左端为进料口,右端为出料口,所述的进料管的外部为螺旋轴,所述的螺旋轴上贯穿有固定环和游动环,靠近进料口端的固定环与游动环之间的空隙较大,在螺旋轴转动下实现初步揉搓,固定环与游动环之间的空隙由进料口至出料口逐渐缩小,逐步实现将纤维揉搓细丝;纤维丝在螺旋轴工作的带动下,推动物料前进的同时,不断地带动游动环清扫缝隙,防止堵塞;所述的进料管与螺杆连接,螺杆将沥干后的粗纤维带入进料管,通过叠螺式纤维揉搓分丝机进行分丝,将粗纤维通过机械法分离成细纤维。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械-生物结合法提取玉米秸秆改性精纤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净化机具有壳体、微生物菌液喷料口和绞龙叶片,所述的绞龙叶片均匀分布在生物净化机的壳体内,微生物菌液喷料口按照绞龙叶片的宽度距离均匀的分布在壳体的上下部分,确保微生物菌液能够均匀地喷洒至物料表面,与物料充分混合;所述的壳体中部横向设置有进料管,所述的进料管的前端为进料口,进料管的后端为出料口,所述的进料管与绞龙叶片连通,所述的壳体上位于进料口上部设置有微生物加料口,使得微生物菌液通过微生物菌液喷料口均匀喷洒于物料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械-生物结合法提取玉米秸秆改性精纤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灭活罐位于生物净化机的后端,灭活罐的上端部和下端部均开设有蒸汽入口。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械-生物结合法提取玉米秸秆改性精纤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碾压脱水机为对辊碾压机,两个辊子的碾压方向相向而行,两个辊子相切设置,位于两个辊子切线方向为进料方向,细纤维自上进料,自下出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0199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包覆金属球的沉降绳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椰壳纤维的提取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