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熔融金属保持容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001319.0 | 申请日: | 2018-08-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207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 发明(设计)人: | 高桥孝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22D41/01 | 分类号: | B22D41/01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金霞;郭峰霞 |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熔融 金属 保持 容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熔融金属保持容器(1),该熔融金属保持容器(1)包括抽取外管(12)、抽取内管(13)和载荷受纳部分(7),该载荷受纳部分(7)包括从内管(3)的外周沿水平方向突出的第一突出部(7a)以及从外管(2)的内周沿水平方向突出成与第一突出部(7a)在竖向方向上相对的第二突出部(7b),第二突出部(7b)构造成通过第一突出部(7a)受纳内管(3)的载荷,其中载荷受纳部分(7)的竖向位置与抽取内管(13)的中心轴线的竖向位置相一致。
背景技术
本公开涉及熔融金属保持容器,该熔融金属保持容器应用有双重隔热壁结构。
已知一种容纳处于保温状态的熔融金属的熔融金属保持容器。日本待审特许申请公报No.2015-196171公开了一种熔融金属保持容器,在该熔融金属保持容器中,用于容纳熔融金属的容器的内壁由至少两种类型的具有不同功能的区段构件形成。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已发现了以下问题。下述熔融金属保持容器已被开发:该熔融金属保持容器具有由外壁和内壁构成的双壁结构,并且具有用于将容纳在内壁内的容纳空间中的熔融金属抽取至外部的抽取内管。图5是用于说明与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有关的熔融金属保持容器的示例的示意图。在图5中,上部部分示出了在熔融金属W被放入容纳空间717中之前熔融金属保持容器701的状态(未容纳熔融金属的状态),并且下部部分示出了熔融金属W被放在容纳空间717中的状态(容纳有熔融金属的状态)。应当指出的是,为了便于说明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在图5中示出了右手xyz坐标系。如图5中所示,熔融金属保持容器701包括用作外壁的外管702、用作内壁的内管703和抽取内管713。
内管703设置在外管702内。内管703内的空间用作用于容纳熔融金属W的容纳空间717。在容纳空间717中设置有用于将熔融金属W保持在加热温度的浸入式加热器9。在外管702与内管703之间形成有减压的第一密封空间708。以这种方式,可以防止热量从内管703传递至外管702。抽取外管712从外管702沿水平方向延伸,并且抽取外管712的内部空间与外管702内的空间连通。抽取内管713设置在抽取外管712内。抽取内管713从内管703沿水平方向延伸,并且抽取内管713的内部空间与内管703内的空间连通。抽取内管713设置成使得熔融金属W能够从内管703的内部被抽取至铸造机14。在抽取外管712与抽取内管713之间形成有减压的第二密封空间718,并且第二密封空间718与第一密封空间708连通。
外管702和内管703由金属材料比如不锈钢制成。因此,当高温熔融金属W被放入容纳空间717中时,内管703沿轴向方向(由箭头A10指示)和径向方向(由箭头B10指示)热膨胀。当高温熔融金属W被放在容纳空间717中时,外管702几乎不会热膨胀。因此,内管703的上端部的在竖向方向上的位置——内管703的上端部在竖向方向上连接至外管702的上端部处的环形部分702a——几乎不移动并且基本固定在竖向方向上。因此,当高温熔融金属W被放入容纳空间717中时,内管703的上端部的在竖向方向上的位置变为热膨胀的中心C2,并且内管703的在竖向方向上位于该热膨胀中心C2下方的部分向下热膨胀(沿由箭头A10指示的方向)。当内管703以这种方式热膨胀时,抽取内管713的位于该抽取内管713与内管703相连接的位置处的部分的在竖向方向上的位置向下移动。因此,应力施加于抽取内管713,这可能导致抽取内管713破损。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背景而做出的,并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熔融金属保持容器,该熔融金属保持容器能够在其中容纳有熔融金属时防止抽取内管由于应力——该应力原本可能由于内壁的热膨胀而施加于抽取内管——而破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013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