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去除废水中氨氮的系统及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01242.7 | 申请日: | 2018-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797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孙广;李勇;赵永清;朱德林;曾贯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泸天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126 | 代理人: | 李文荣 |
地址: | 646320 四川省泸州***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水中氨氮 沉淀 初级沉淀池 废水 沉降池 去除 废物综合利用 肥效利用率 磷酸铵镁 复合肥 氨氮 复盐 缓释 可溶 难溶 灼烧 化肥 净化 释放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去除废水中氨氮的系统及工艺,该系统包括初级沉淀池、PH调节池、沉淀生成池与沉降池,废水先经初级沉淀池进行初次沉淀后,进入PH调节池,采用Na3PO4将废水PH调整到9.5~10,再进入沉淀生成池,添加MgCl2,使其与废水中的氨氮生成难溶的复盐MgNH4PO4·6H2O沉淀,溢流入沉降池,从而达到净化废水中氨氮的目的。生成的磷酸铵镁养分比其他可溶肥的释放速率慢,可以作缓释肥,添加在复合肥中,具有肥效利用率高、不会出现化肥灼烧等有点,达到废物综合利用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去除废水中氨氮的系统及工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磷、硫、氨氮废水处理的环保工艺,并使处理后的水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排放。
背景技术
随着化肥、石油化工等行业的迅速发展壮大,由此而产生的高氨氮废水也成为行业发展制约因素之一;现代社会对环境保护观念的重视,我国正逐步加强水体污染的防治工作,而在此过程中氨氮类污染物的整治已经刻不容缓。氨氮对水体的污染是十分严重的,氨氮排入水体,将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对水生生物产生毒害作用,增加给水处理的困难,并且被氧化生成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还会影响水生生物甚至人类的健康。目前我国地面水体和地下水体中的氨氮污染状况日益严峻,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中正常的氮素迁移转化,对水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和潜在的危害。
氨氮降解的方法包括主要的去除方法有物理吸附、催化氧化及生物预处理法,物化法处理具有快速,高效的特点,但是其费用高,操作复杂,且容易产生二次污染,因此,生物法在处理氨氮废水中,尤其是废水量大的情况下,具有更明显的优势。氨氮为极性分子,需对常见吸附剂,如活性炭、沸石、陶粒等进行改性,且吸附效果有限,达到饱和需进行再生,综合处理效果及经济性较适用于突发性污染,不宜作为常规处理方法。氨氮在水体中极为稳定,一般的氧化剂难以对其氧化,一般采用催化氧化,但效果不佳且运行费用极高。从处理效果及经济来考虑,生物处理是最佳选择也是普遍方法。目前的生物处理方法工艺有很多种,包括生物转盘,SBR,氧化沟等,生物学的角度主要还是硝化反硝化工艺,该工艺具有高效节约耗材等优点,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硝化阶段需要在好氧条件下,反硝化阶段需要在厌氧条件下进行,由此需要的基建投资大,工程运行部稳定,且好氧池需要大量曝气,因此从新的生物学角度去拓展新的氨氮降解工艺有很大的必要性。
因此,经济有效的控制高浓度污染也成为当前环保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得到了业内人士的高度重视。但目前的氨氮生物处理方式必须经过一连串生物反应才能完成,投资大、结构复杂、处理效率低下。虽然目前已经有化学沉淀法对含有氨氮的废水进行处理的工艺,但其工艺复杂,系统操作繁琐,制备成本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分析,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去除废水中氨氮的系统及工艺,通过本发明处理后的废水不仅能处理不同浓度的废水,氨氮去除率高,同时操作简单,整个处理池为露天池,内部玻璃钢防腐,解决了传统设备使用污水腐蚀带来的寿命较短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去除废水中氨氮的系统,包括初级沉淀池、连接初级沉淀池的PH调节池、连接PH调节池的沉淀生成池和连接沉淀生成池的沉降池;所述各池内壁采用内部玻璃钢防腐,能有效解决污水腐蚀;所述沉淀生成池设有折流板,含磷、含硫氨氮废水进入沉淀生成池后折流通过,用以增加反应时间;沉淀生成池上还设置有两个配药槽,用于配置反应所需磷酸三钠及氯化镁溶液。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去除废水中氨氮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初步处理:将含有磷、硫、氨氮的废水引入初级沉淀池中,充分沉淀后排出颗粒物等杂质;
(2)调节PH值:将去除杂质后的废水引入PH调节池中,加入磷酸三钠溶液,调节PH至9~10,待PH值稳定后将其引入沉淀生成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泸天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泸天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012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自动软水工艺方法
- 下一篇:一种应用纳滤膜的饮用水过滤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