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负载铁钴钾的二氧化锆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999917.5 | 申请日: | 2018-08-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710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 发明(设计)人: | 钟秦;顾浩;丁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J23/78 | 分类号: | B01J23/78;C07C1/12;C07C11/04 |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刘海霞 |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负载 铁钴钾 氧化锆 催化剂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载铁钴钾的二氧化锆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在选择性催化还原二氧化碳制乙烯中的应用。所述方法采用一步水热法,将Fe盐、Co盐、K盐和ZrO2的混合溶液在120~160℃下水热反应,得到负载铁钴钾的二氧化锆催化剂。本发明的负载铁钴钾的二氧化锆催化剂,以ZrO2为载体,提供了高的表面氧空位,促进了CO2向CO的转化,增加了CO2的转化率,铁钴钾和二氧化锆协同促进,表现出高的催化活性,持续反应250h仍保持良好的催化性能,稳定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热催化还原二氧化碳制乙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负载铁钴钾的二氧化锆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在选择性还原二氧化碳制乙烯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由于CO2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二氧化碳利用成为研究的热点。此外,CO2作为重要的碳源,可以通过光催化、电催化、热催化在催化剂上转化为碳氢化合物。CO2热催化加氢制乙烯是一种有效且适合商业化的途径。乙烯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化学产品之一,是石油化工产业的核心,占石化产品的75%以上,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常用Ru、Rh和Pd贵金属负载的催化剂进行选择性还原二氧化碳制乙烯,其活性高,但催化剂容易中毒而且成本很高。因此,需开发高效、稳定、低成本的催化剂。
研究表明,CO2催化加氢制乙烯是反水煤气反应(RWGS)和费托合成(FTS)两个连续反应共同作用的结果。表面氧空位影响着反水煤气反应,提高表面氧空位有利于提高催化剂在CO2加氢制乙烯中的活性(D.Kim,et al.,ACS Catalysis 4(2014)3117-3122;M.Rodrigues,et al.,Applied Catalysis A,General 543(2017)98-103)。
负载铁钴钾的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常用于CO2的催化剂加氢,如FeCoK/Al2O3,(Satthawong et al.,Catalysis Today 251(2015)34-40),铁和钴的负载,促进FTS反应,有利于CO向碳氢化合物的转变。K的加入不但提高了CO2的吸附能力,而且促进了碳链的增长,提高乙烯的选择性。但是,以Al2O3和SiO2为载体的催化剂活性很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贵金属催化剂难以商业化应用,非贵金属催化剂CO2转化率低和活性较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高表面氧空位的负载铁钴钾的二氧化锆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在选择性催化还原二氧化碳制乙烯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负载铁钴钾的二氧化锆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将Fe盐、Co盐、K盐和ZrO2混合,得到混合前驱体溶液,在120~160℃下水热反应12~24h,反应结束后,离心,烘干,得到负载铁钴钾的二氧化锆催化剂,其中,K的负载量为3~7wt%,Fe和Co的总负载量为3~7wt%。
所述的负载量为相应元素与二氧化锆的质量百分比。
优选地,所述的K的负载量为3~5wt%,Fe和Co的总负载量为5~7wt%。
所述的Fe盐为FeCl3或Fe(NO3)3·9H2O;所述的Co盐为Co(NO3)3·6H2O,所述的K盐为KNO3。
本发明提供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负载铁钴钾的二氧化锆催化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999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