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境生物降解地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99285.2 | 申请日: | 2018-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067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陆海荣;李智会;李乃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夏中原塑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08 | 分类号: | C08L23/08;C08L23/06;C08K3/26;C08K5/39;C08K5/098;C08K3/22;C08J5/18;A01G13/0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0 | 代理人: | 张晓佩 |
地址: | 755200 宁***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膜 碳酸钙 环境生物降解 细度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低密度聚乙烯 腐殖质 降解促进剂 生物降解 氧化降解 作物生长 作物收获 透气性 二氧化碳 制备 制造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境生物降解地膜及其制造方法。该种材料由特定细度的碳酸钙、降解促进剂、低密度聚乙烯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构成。碳酸钙的细度由所生产地膜厚度决定。当地膜厚度为6微米~7微米时,碳酸钙2500目的筛余为5%~20%,2000目的筛余为0~5%;当地膜厚度为8微米~10微米时,碳酸钙1750目的筛余为5%~30%,1500目的筛余为0~5%。该种环境生物降解地膜,可满足作物生长不同时期对地膜透气性的要求。作物收获后,地膜会被生物降解或不断氧化降解为二氧化碳、水和少量腐殖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解地膜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境生物降解地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地膜覆盖是旱作节水农业和增加农作物生长期的关键技术措施之一。在农作物生长初期,地膜覆盖最重要的作用是增温保墒,抑制杂草生长;在农作物生长中期,气温升高,雨水逐渐增多,农作物开始封垄,土壤水分自然蒸发减小。地膜的渗水透气功能更有利于农作物生长要求;在农作物生长后期,地膜已失去功用,小块残膜无法收集,引起残膜污染。普通地膜在农作物初期,很好的满足了农作物生长要求。但到了中期,因地膜的透气功能弱,往往采用人工或机械的方法,通过划破地膜来增加地膜的透气功能。到了后期,被作物根系缠绕的地膜和其他小块残膜,无法进行回收,长期留在土壤中,造成了土壤的白色污染。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地膜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环境生物降解地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地膜在农作物初期增温保墒,中期可渗水透气,后期可自行降解。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环境生物降解地膜材料,地膜材料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1%~5%的降解材料、2%~5%的低密度聚乙烯和92~96%的线性聚乙烯;
所述降解材料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 10%~40%的碳酸钙、1%~20%的降解促进剂和40%~89%的低密度聚乙烯。
进一步地,所述降解促进剂为铜化合物、铁化合物、钛化合物、铈化合物、钴化合物、镧化合物和镨化合物中的一种及其以上。
进一步地,所述碳酸钙颗粒的粒径和地膜厚度之差为0.5微米~1.5微米。
进一步地,当生产6微米~7微米厚度的地膜时,碳酸钙过2000目的筛子,筛余为0~5%,把筛下物再过2500目的筛子,筛余为5%~20%;
当生产的地膜的厚度为8微米~10微米时,碳酸钙过1500目的的筛子,筛余为0~5%,筛下物再过1750目的筛子,筛余为5%~30%。
进一步地,一种环境生物降解地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将称量好的碳酸钙、降解促进剂和低密度聚乙烯用加热搅拌机搅拌混合,采用双螺杆挤压机造粒,制成降解材料;
将称量好的降解材料、低密度聚乙烯和线性聚乙烯用加热搅拌机搅拌混合,放入单螺杆挤出吹膜机的料斗内,经吹膜成为环境生物降解地膜。
进一步地,所述造粒阶段加热搅拌机的转速为1000~1200rpm,搅拌温度50℃~60℃,搅拌时间为8~10min。
进一步地,所述吹膜阶段加热搅拌机的转速为1000~1200rpm,搅拌温度50℃~60℃,搅拌时间为5~7min。
进一步地,所述双螺杆挤出造粒机的螺杆长径比L/D为40~50,造粒阶段温度控制在155℃~195℃区间。
进一步地,所述单螺杆挤出吹膜机的螺杆长径比L/D为30,吹膜阶段温度控制在165℃~200℃区间。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的百分比都是质量百分比。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筛余是在筛子筛的过程中,留在筛子上面的物质的百分含量,筛下物即是通过筛子筛下去的物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夏中原塑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夏中原塑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992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