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应力混凝土钢棒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999155.9 | 申请日: | 2018-08-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728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0 |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文;陈益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海恒建材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C5/03 | 分类号: | E04C5/03 |
| 代理公司: | 南京源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0 | 代理人: | 马晓辉 |
| 地址: | 22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应力 混凝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应力混凝土钢棒,包括钢棒主体、支撑板、按压钮,所述钢棒主体顶部设置有插接凸台,所述插接凸台上面设置有数据插槽,所述数据插槽一侧设置有启动键,所述钢棒主体底部设置有插接凹槽,所述插接凹槽内设置有数据插板,所述数据插板一侧设置有所述按压钮,所述钢棒主体一侧设置有插板槽,所述插板槽内设置有所述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前面设置有单片机。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利用温度传感器和应力传感器准确测量预应力混凝土中的应力,使用者可以更准确的掌握数据,同时利用插接连接可以将制作完成后的预应力混凝土进行延伸,增加了使用的便利性,并且利用增摩台加强混凝土与钢棒的摩擦,保证整体连接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预应力混凝土钢棒。
背景技术
预应力混凝土是为了弥补混凝土过早出现裂缝的现象,在构件使用(加载)以前,预先给混凝土一个预压力,即在混凝土的受拉区内,用人工加力的方法,将钢筋进行张拉,利用钢筋的回缩力,使混凝土受拉区预先受压力。这种储存下来的预加压力,当构件承受由外荷载产生拉力时,首先抵消受拉区混凝土中的预压力,然后随荷载增加,才使混凝土受拉。
对比申请号为201610827900.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混凝土用钢棒,其特征在于:它由六条相同的钢丝捻制再旋拧而成,所述钢丝截面为底边内国成弧形的异形等腰三角形,所形成的钢棒截面为关于中心对称的六角形且截面为底边内国成弧形的异形等腰三角形,所形成的钢棒截面为关于中心对称的六角形且。
上述专利不能精确测量预应力混凝土中的应力,使用不方便。因此要设计一种新的设备,本发明利用温度传感器和应力传感器准确测量预应力混凝土中的应力,使用者可以更准确的掌握数据,同时利用插接连接可以将制作完成后的预应力混凝土进行延伸,增加了使用的便利性,并且利用增摩台加强混凝土与钢棒的摩擦,保证整体连接强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预应力混凝土钢棒,本发明提高了预应力混凝土钢棒使用时的便利性。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钢棒,包括钢棒主体、支撑板、按压钮,所述钢棒主体顶部设置有插接凸台,所述插接凸台上面设置有数据插槽,所述数据插槽一侧设置有启动键,所述钢棒主体底部设置有插接凹槽,所述插接凹槽内设置有数据插板,所述数据插板一侧设置有所述按压钮,所述钢棒主体一侧设置有插板槽,所述插板槽内设置有所述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前面设置有单片机,所述单片机型号为C51型,所述单片机下方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型号为PT100型,所述温度传感器一侧设置有锂电池,所述锂电池一侧设置有应力传感器,所述应力传感器型号为NS-P22型。
进一步设置:所述钢棒主体圆周上面设置有增摩台,所述增摩台和所述钢棒主体一体成型,所述钢棒主体呈锥台形。
如此设置,一体成型保证了所述增摩台的强度,所述增摩台增加了混凝土的接触面积,锥台形保证了固定可靠。
进一步设置:所述插接凸台和所述插接凹槽采用插拔连接,所述插接凸台凸出所述钢棒主体,所述插接凹槽凹陷在所述钢棒主体内。
如此设置,插拔连接方便了所述插接凸台和所述插接凹槽的拆装,所述插接凸台凸出所述钢棒主体,所述插接凹槽凹陷在所述钢棒主体内,减少了整体的长度。
进一步设置:所述数据插板镶嵌在所述插接凹槽内,所述数据插槽和所述数据插板采用插拔连接。
如此设置,所述数据插板镶嵌在所述插接凹槽内,保证了所述数据插板的安全,插拔连接保证了所述数据插槽和所述数据插板的快速拆装。
进一步设置:所述按压钮的面积大于所述启动键的面积,所述支撑板和所述插板槽使用插拔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海恒建材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海恒建材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991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