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元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99142.1 | 申请日: | 2018-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754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7 |
发明(设计)人: | 洪波;赖延清;覃昭铭;范海林;张治安;张凯;方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14 | 代理人: | 盛武生;魏娟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元 锂离子电池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三元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以正极片为工作电极、以锂片为对电极,以成膜添加剂和基础电解液A的混合溶液为电解液,组装成半电池,随后进行充电-放电循环;充电-放电循环过程的电流密度为0.01C~2C;充电-放电循环的循环圈数为1~30圈;
所述的成膜添加剂为具有式1结构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式1
R为B或P,R1~R6独自为F或C1~C3的烷基;
所述的成膜添加剂占电解液总质量的分数的0.01~6%;
步骤(2):组装成全电池:
将步骤(1)处理得到的正极片、隔膜、基础电解液B和负极片组装成所述的锂离子电池;
所述的基础电解液A、基础电解液B包含有机溶剂和导电锂盐;所述的基础电解液B中未添加成膜添加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元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R1~R6独自为甲基、乙基或F。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元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成膜添加剂为亚磷酸三异丙酯和硼酸三异丙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元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成膜添加剂占电解液总质量的分数为0.2~4%。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元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础电解液A、基础电解液B中,有机溶剂为包含线性碳酸酯和环状碳酸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三元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碳酸酯包括碳酸甲丙酯,碳酸甲乙酯,碳酸二甲酯,碳酸三乙酯,碳酸二乙酯,氟代碳酸二甲酯和氟代碳酸二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三元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碳酸酯为碳酸丙烯酯、碳酸乙烯酯或者氟代碳酸乙烯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三元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碳酸酯和环状碳酸酯的质量比或体积比为1:6~6:1。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元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锂盐包含六氟磷酸锂、氟代草酸锂、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双氟磺酰亚胺锂盐、高氯酸锂、六氟砷酸锂、四氟硼酸锂、双草酸硼酸锂和三氟甲磺酸锂中一种或多种;
基础电解液A、基础电解液B中,导电锂盐的浓度分别为0.5mol/L~1.8mol/L。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三元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基础电解液A、基础电解液B中,导电锂盐的浓度分别为0.7mol/L~1.2mol/L。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元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基础电解液B由有机溶剂和导电锂盐组成。
12.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三元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充电-放电循环过程的电流密度为0.01C~1C。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三元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充电-放电循环过程的电流密度为0.05~0.2C。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元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充电-放电循环的循环圈数为1~20圈。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三元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充电-放电循环的循环圈数为3~5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9914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