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一体式雨水截流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98808.1 | 申请日: | 2018-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087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冯骞;赵新宇;孙亚青;薛朝霞;操家顺;李超;台喜荣;葛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E03F5/042 | 分类号: | E03F5/042;E03F5/10;E03F1/00;E03F5/14;E03F5/2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李倩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式 雨水 截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体式雨水截流井,由截流室、溢流室和截污室组成;截流室分别连有进水管和截污管,在截污管的进口处设有闸门,截流室通过截污管与截污室连通;截流室在靠近溢流室一侧设有溢流堰;溢流室内设有套筒以及通过固定柱固定在套筒内的导流椎体,套筒上环绕有氧化接触装置,氧化接触装置的外围设有环形槽,环形槽的缺口处连接出水管;截流室通过连接管与导流椎体连接;截污室内设有潜污泵,潜污泵通过排污管将截污室内的污水排入后续污水管道,排污管上设有闸阀。本发明一体式雨水截流井一方面既能够截流污水与初期雨水,又能在雨水量较大时有效将溢流的雨污水中的泥砂和有机物去除;另一方面还通过设置截污室并在截污室内设置潜污泵,解决污水无法在重力作用下排入下游污水管道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体式雨水截流井,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当今,城市河道的污染问题和城市内涝问题频频发生,市政工程领域中,往往在合流制管道体系中设置截流井来缓解上述问题。截流井的设计主要是合理地确定所采用的截流倍数n0,截流倍数n0宜采用2~5。
然而,现有截流井在结构设计上存在缺陷,如:
一、截流井的截流倍数n0一经确定就无法变更,但随着城市的发展,已经设计好的截流井往往不能满足人口增长与污水量增长所带来的负荷。这就使得传统的截流井在使用时,无法有效控制截流率。暴雨时,部分污水溢流泄入河道,给水体带来一定程度的污染。而且,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有限,大量无需处理的雨水或倒灌入截流管的河水进入污水厂,对污水厂各工艺构筑物造成冲击;
二、由于污水中和初期雨水中往往夹带有污泥、浮渣和垃圾等污染物,长此以往浮渣等污染物的积存容易造成管道的堵塞,影响截污系统的正常运行;
市政污水管网一般采用的是重力流,因此下游管道的埋深一般大于上游管道的埋深。但在某些特殊地形条件下,下游管道的管底标高要高于上游管道的管底标高,就会造成污水“只汇不排”,有可能造成内涝。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一体式雨水截流井,该一体式雨水截流井一方面既能够截流污水与初期雨水,又能在雨水量较大时将溢流的雨污水中的泥砂和有机物去除,并通过吸泥泵清除井内的淤积物,从而避免下游管道(即流入河道的出水管道)的堵塞;另一方面还通过设置截污室并在截污室内设置潜污泵,解决污水无法在重力作用下排入下游污水管道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
一种一体式雨水截流井,由截流室、溢流室和截污室组成;所述截流室分别连有进水管和截污管,在截污管的进口处设有闸门,所述截流室通过截污管与截污室连通;所述截流室在靠近溢流室一侧设有溢流堰;所述溢流室内设有套筒以及通过固定柱固定在套筒内的导流椎体,所述套筒上环绕有氧化接触装置,氧化接触装置的外围设有环形槽,环形槽的缺口处连接出水管;截流室通过连接管与导流椎体连接;截污室内设有潜污泵,潜污泵通过排污管将截污室内的污水排入后续污水管道,所述排污管上设有闸阀。
其中,所述闸门为电动圆闸门,在截留室内壁上还安装有供电动圆闸门移动的导轨;电动圆闸门的开关设置在截留室外部,可采用手电两种方式启闭电动圆闸门。
其中,所述溢流堰的高度为截流室高度的1/3~1/2,溢流堰的高度应满足溢流堰顶标高大于晴天内河涨潮时溢流室出壅水位再加15~30cm。
其中,所述溢流室底部沿水流方向的末端呈斜坡状设置,斜坡坡底连有吸泥管,吸泥管另一端伸出溢流室外与吸泥泵连接。
其中,所述导流椎体由竖直段和喇叭段组成。
其中,所述氧化接触装置由上盖板、下底板、内环圆壳和外环圆壳围合而成,其中,上盖板和下底板均为网状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988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