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口服疫苗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97606.5 | 申请日: | 2018-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047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温志芬;李薇;周庆丰;徐志超;吴云燕;曹永长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9/215 | 分类号: | A61K39/215;A61K9/52;A61K47/32;A61K47/26;A61P31/14 |
代理公司: | 广州容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6 | 代理人: | 刘新年 |
地址: | 5274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猪 流行性 腹泻 病毒 口服 疫苗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兽医生物技术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效防控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新型口服疫苗的制备方法,包括:病毒弱毒株冷冻干燥;将病毒的冻干粉离心造粒,得到装载有病毒弱毒株的微丸;将制得的微丸包被隔离包衣;将包被有隔离包衣的微丸包被肠溶包衣,即得口服疫苗。本发明制备出一种能耐受胃酸并有效刺激猪肠道黏膜免疫的PEDV新型口服疫苗,用于生产上防控PED,可以和饲料混合进行饲喂猪,操作更简便;大大降低了其他免疫方式如注射引起的应激、反饲的散毒风险等,更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兽医生物技术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效防控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新型口服疫苗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PED)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引起的猪的急性、高度传染性疾病。感染PEDV的新生仔猪出现腹泻、脱水、呕吐,病死率高。近年来,PED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中国、美国、韩国、加拿大等国家相继暴发疫情,严重危害全球养猪业的发展。我国有29个省市自治区发生并流行PED,可导致新生仔猪死亡率高达100%,给我国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该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只能通过疫苗免疫防控为主。PEDV经口、鼻感染猪后,主要侵入猪的小肠上皮细胞,引起细胞损伤,肠绒毛萎缩、脱落,导致小肠吸收面积大幅度减少,无法正常吸收营养物质,最终引起仔猪腹泻、脱水而死。由于PEDV主要通过侵入猪肠道感染机体,机体黏膜免疫应答对于防控PEDV尤为重要,黏膜免疫产生的高亲和力sIgA可以有效阻止病原吸附黏膜和中和病原。因此,如何有效激发猪肠道黏膜免疫,对于防控PEDV感染至关重要。
目前为止,常见的PED疫苗包括灭活疫苗、弱毒疫苗、转基因植物疫苗、以细菌、病毒为载体制备的基因工程疫苗以及亚单位疫苗等。其中,生产上正在使用的商品化疫苗包括哈尔滨维科生物的猪流行性腹泻-猪传染性胃肠炎-轮状病毒三联活疫苗,以及武汉科前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制备的猪流行性腹泻-猪传染性胃肠炎二联灭活疫苗;这两种商品化疫苗免疫方式均为肠道外注射。此外,生产上也经常通过直接返饲发病仔猪肠内容物感染怀孕母猪,产生乳汁免疫,进而给予新生仔猪提供被动保护。但目前生产上使用的PED疫苗,不管是弱毒活疫苗还是灭活疫苗均采用肠道外免疫方式,激发猪肠道黏膜免疫的作用非常有限。此外,通过将PEDV感染猪的粪便或发病仔猪的肠内容物,返饲人工感染怀孕母猪,可有效刺激机体产生针对PEDV的母源抗体,新生仔猪吮乳后,获得保护,大大降低了新生仔猪死亡率,同时缩短了PED的流行时间,效果显著,但返饲存在严重散毒风险,可能造成更大经济损失。而如果将PEDV弱毒活疫苗直接饲喂猪又容易受其体内胃酸破坏,进而影响免疫效果。因此,制备能有效且安全性好的PEDV新型口服疫苗已迫在眉睫。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有效防控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新型口服疫苗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疫苗无法避免胃酸破坏,不能很好的刺激猪肠道产生足够的PEDV特异性黏膜免疫的缺点,制备出一种能耐受胃酸并有效刺激猪肠道黏膜免疫的PEDV新型口服疫苗,为生产上防控PED奠定基础,也为防控其他猪肠道传染病提供新思路。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有效防控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口服疫苗的制备方法,包括:
1)、病毒弱毒株冷冻干燥;
2)、将病毒的冻干粉离心造粒,得到装载有病毒弱毒株的微丸;
3)、将步骤2)制得的微丸包被隔离包衣;
4)、将步骤3)包被有隔离包衣的微丸包被肠溶包衣,即得口服疫苗。
进一步的,步骤1)中,病毒弱毒株冷冻干燥的操作为:
1-1、将培养得到的病毒弱毒株过滤后与等体积的无菌冻干保护剂充分搅拌混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大学,未经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976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