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特定距离约束的蛋白质结构预测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994671.2 申请日: 2018-08-29
公开(公告)号: CN109300506B 公开(公告)日: 2021-05-18
发明(设计)人: 张贵军;马来发;王小奇;周晓根;王柳静;胡俊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工业大学
主分类号: G16B15/20 分类号: G16B15/20;G16B50/00
代理公司: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代理人: 王利强
地址: 310014 浙江省***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基于 特定 距离 约束 蛋白质 结构 预测 方法
【说明书】:

一种基于特定距离约束的蛋白质结构预测方法,首先利用MetaPSICOV预测查询序列的残基间距离接触信息,构建片段库;其次建立基于特定距离约束的打分函数,设计交叉变异策略;最后根据残基间距离约束分值和概率值实现种群更新,利用残基间距离约束能够有效地提高算法采样能力、搜索效率,进而得到结构更加紧凑、能量更低的构象。本发明提供一种预测精度较高的基于特定距离约束的蛋白质结构预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信息学、智能信息处理、计算机应用领域、蛋白质三级结构预测,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基于特定距离约束的蛋白质结构预测方法。

背景技术

蛋白质是生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元是氨基酸,自然界中常见的氨基酸有20多种,蛋白质是由碳、氢、、氮组成,一般蛋白质可能还会含有、硫、铁、锌、铜、硼、等,氨基酸是由中心碳原子及其相连的氨基、羧基、氢原子以及氨基酸的侧链组成,氨基酸经过脱水缩合形成肽键,由肽键连接起来的氨基酸形成一条长链,即为蛋白质。

1961年,Anfinsen提出了氨基酸序列决定蛋白质三维结构这一开创新的理论。而三维结构直接决定了蛋白质的生物性功能,所以人们对蛋白质的三维结构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展开研究。多维核磁共振方法和射线晶体方法是近些年来发展起来的两个最主要的测定蛋白质结构的实验方法。多维核磁共振方法是将蛋白质放在水中,利用核磁共振直接测定其三维结构的方法。而射线晶体方法是目前为止最有效的蛋白质三维结构测定手段。到前为止,使用这两种方法测定的蛋白质占了已测蛋白质中的绝大比例。由于釆用实验方法的条件有限、时间有限,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且测定的速度远远跟不上序列的测定速度,所以急需一种既不依赖化学实验,又具有一定准确率的预测方法。这样如何简便、快速、高效地对未知蛋白质进行三维结构预测,成为研究者的棘手问题。在理论探索和应用需求的双重推动下,依据提出的蛋白质一级结构决定蛋白质三维结构的理论,利用计算机设计适当的算法,以序列为起点,三维结构为目标的蛋白质结构预测自20世纪末蓬勃发展。

以序列为起点,利用计算机和优化算法预测蛋白质的三维结构被称之为从头预测。从头预测方法直接基于蛋白质物理或知识能量模型,利用优化算法在构象空间搜索全局最低能量构象解。构象空间优化(或称采样)方法是目前制约蛋白质结构从头预测精度最关键的因素之一。优化算法应用于从头预测采样过程必须首先解决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1)能量模型的复杂性。蛋白质能量模型考虑分子体系成键作用以及范德华力、静电、氢键、疏水等非成键作用,致使其形成的能量曲面极其粗糙,局部极小解数量随着序列长度的增加呈指数增长;能量模型的漏斗特性也必然会产生局部高能量障碍,导致算法极易陷入局部解。(2)能量模型高维特性。就目前而言,从头预测方法只能应对尺寸较小的目标蛋白。这也就进一步说明了随着尺寸规模的增加,必然造成维数灾问题,完成如此浩瀚的构象搜索过程所涉及的计算量是目前最先进的计算机也难以承受的。(3)能量模型的不精确性。对于蛋白质这类复杂的生物大分子,除了考虑各种物理成键和知识推理的作用之外,还要考虑它与周围溶剂分子的相互作用,目前还无法给出精确的物理描述。考虑到计算代价问题,近十年来研究者陆续提出了一些基于物理的力场简化模型(AMBER,CHARMM等)、基于知识的力场简化模型(Rosetta,QUARK等)。然而,我们还远远无法构建起能引导目标序列朝正确方向折叠的足够精确力场,导致数学上的最优解并不一定对应于目标蛋白的天然态结构;此外,模型的不精确性也必然会导致无法对算法性能进行客观地分析,从而阻碍了高性能算法在蛋白质结构从头预测领域中的应用。

因此,现在的蛋白质结构预测方法在预测精度和能量函数方面存在着缺陷,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蛋白质结构预测方法能量函数不精确和预测精度较低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预测精度较高的基于特定距离约束的蛋白质结构预测方法。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946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