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收发机联合优化方法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993919.3 | 申请日: | 2018-08-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889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 发明(设计)人: | 李彬;曹函宇;谭元;郭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B7/026 | 分类号: | H04B7/026;H04B7/0426;H04B7/0456;H04L25/03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唐维虎 |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收发 联合 优化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收发机联合优化方法及装置,应用于基于TS协议的无线供能MIMO中继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第一信道矩阵、第二信道矩阵、能量转换率、标称功率、第一峰值功率及第二峰值功率;分别对第一信道矩阵及第二信道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得到第一对角矩阵及第二对角矩阵;根据标称功率、第一峰值功率、第二峰值功率、能量转换率、第一对角矩阵及第二对角矩阵按照能量约束条件及功率约束条件对所述系统的时间切换因子、第一预编码矩阵、第二预编码矩阵及第三预编码矩阵进行优化。所述方法能够对无线供能MIMO中继系统各节点的通信过程进行优化,以增强该系统的信号传输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通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收发机联合优化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数据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多输入多输出)通信技术的应用愈发广泛。但就目前而言,现有的MIMO中继通信系统是基于额定功率对信号传输进行功率约束的方式实现信号传输通信。MIMO中继通信系统通过这种通信方式进行信号通信时,会受到额定功率的限制而造成通信系统的信号传输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收发机联合优化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能够对无线供能MIMO中继系统各节点的通信过程进行优化,从而增强该中继系统的信号传输效率。
就方法而言,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收发机联合优化方法,应用于基于时间切换TS(Time Switching)协议的无线供能多输入多输出MIMO中继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源节点、中继节点及目的节点,其中所述中继节点由所述源节点发送能量信号进行无线供能以将来自所述源节点的信息信号传输给所述目的节点,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源节点与所述中继节点之间的第一信道矩阵、所述中继节点与所述目的节点之间的第二信道矩阵、所述中继节点接收来自所述源节点的能量信号的能量转换率、所述源节点上的标称功率、所述源节点上的第一峰值功率及所述中继节点上的第二峰值功率;
分别对所述第一信道矩阵及所述第二信道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得到所述第一信道矩阵对应的第一对角矩阵,及所述第二信道矩阵对应的第二对角矩阵;
根据所述标称功率、所述第一峰值功率、所述第二峰值功率、所述能量转换率、所述第一对角矩阵及所述第二对角矩阵按照能量约束条件及功率约束条件对所述系统的时间切换因子、所述源节点上用于传输能量信号的第一预编码矩阵、所述源节点上用于传输信息信号的第二预编码矩阵,及所述中继节点上用于传输来自所述源节点的信息信号的第三预编码矩阵进行优化。
就装置而言,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收发机联合优化装置,应用于基于时间切换TS协议的无线供能多输入多输出MIMO中继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源节点、中继节点及目的节点,其中所述中继节点由所述源节点发送能量信号进行无线供能以将来自所述源节点的信息信号传输给所述目的节点,所述装置包括: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源节点与所述中继节点之间的第一信道矩阵、所述中继节点与所述目的节点之间的第二信道矩阵、所述中继节点接收来自所述源节点的能量信号的能量转换率、所述源节点上的标称功率、所述源节点上的第一峰值功率及所述中继节点上的第二峰值功率;
矩阵分解模块,用于分别对所述第一信道矩阵及所述第二信道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得到所述第一信道矩阵对应的第一对角矩阵,及所述第二信道矩阵对应的第二对角矩阵;
联合优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标称功率、所述第一峰值功率、所述第二峰值功率、所述能量转换率、所述第一对角矩阵及所述第二对角矩阵按照能量约束条件及功率约束条件对所述系统的时间切换因子、所述源节点上用于传输能量信号的第一预编码矩阵、所述源节点上用于传输信息信号的第二预编码矩阵,及所述中继节点上用于传输来自所述源节点的信息信号的第三预编码矩阵进行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939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自组网的协同中继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天线端口映射方法及网络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