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转电机的转子和旋转电机的冷却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92967.0 | 申请日: | 2018-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284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松本隆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K1/32 | 分类号: | H02K1/32;H02K9/19;H02K9/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张谟煜;段承恩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电机 转子 冷却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旋转电机的转子和旋转电机的冷却方法。旋转电机的转子(12)具有转子芯(20)和在所述转子芯(20)的内部或外周面在周向上配置的多个永磁体(24)。在所述转子芯(20)的内部形成有1个以上的第一流路(26)和1个以上的第二流路(28),所述1个以上的第一流路供冷却液流动,沿轴向延伸并与所述转子(12)的外部相连通;所述1个以上的第二流路从所述第一流路(26)向径向外侧延伸,并且其末端是封闭的。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公开旋转电机的转子、尤其是其冷却构造、以及旋转电机的冷却方法。
背景技术
如周知那样,旋转电机会随着其驱动而发热、温度上升。为了冷却该旋转电机,以往提出有使冷却液流向旋转电机的各部来冷却的方案。
例如,专利文献1提出了在转子芯内设置沿轴向延伸的流路并使冷却液在该流路流动的方案。供给到流路的冷却液从转子芯的轴向两端面流出到外部。并且,该从转子芯的轴向端面流出的冷却液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位于外周侧的定子飞散,从而定子也被冷却。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76235号公报
在此,通常,用于这样冷却的冷却液大多一边在预定的路径循环一边反复使用。例如,从转子芯喷出而碰到定子的冷却液在被回收并冷却后,再度经由旋转轴等而供给到转子芯。因此,冷却液在长期持续使用时,会存在混入从位于循环路径途中的部件磨损剥离的异物的问题。尤其是,在冷却液不仅流向旋转电机、也流向齿轮等机械零部件的周边的情况下,因齿轮等机械零部件彼此啮合而磨损剥离的金属粉会混入冷却液。
在采用混入了该异物的冷却液的情况下,冷却对象物与异物冲突,从而有时会招致冷却对象物的损伤。尤其是,在异物混入到从转子芯向定子线圈喷出的冷却液时,会招致定子线圈的漆皮的劣化等。另外,在异物大量混入到冷却液时,还存在供冷却液流动的流路被堵塞之虞。
于是,在本说明书中,公开了能够降低冷却液所含的异物的转子芯、和旋转电机的冷却方法。
发明内容
本说明书所公开的旋转电机的转子具有转子芯和在所述转子芯的内部或外周面在周向上配置的多个永磁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子芯的内部形成有1个以上的第一流路和1个以上的第二流路;所述1个以上的第一流路供冷却液流动,沿轴向延伸并与所述转子的外部相连通;所述1个以上的第二流路从所述第一流路向径向外侧延伸,并且其末端是封闭的。
通过采用该构成,在第一流路流动的冷却液所含的异物在随着转子的旋转而产生的离心力的作用下,流入并滞留于第二流路。结果,能够减少在第一流路流动的冷却液所含的异物。
可以是,所述第一流路形成于比所述永磁体靠径向内侧的位置;所述第二流路的末端位于所述永磁体能磁吸引到达了该第二流路的末端的由磁性材料形成的异物的位置。
通过采用该构成,由磁性材料形成的异物除了离心力还受到永磁体的磁力,所以,会更切实地流入并滞留于第二流路。结果,能够更切实地减少在第一流路流动的冷却液所含的异物。另外,在转子的旋转停止后,也能够防止由磁性材料形成的异物返回第一流路。
另外,可以是,所述第一流路具有所述冷却液的流入口;所述第二流路的至少一个从与所述第一流路的所述流入口相同的轴向位置延伸。
通过将第二流路设置于与冷却液的流入口即冷却液的流动的上游端相同的轴向位置,能够在冷却液的流动的上游端捕捉异物,从而能够减少流向下游的异物。
另外,可以是,所述转子芯是在轴向层叠了多个钢板的层叠体;所述第一流路的长度方向与轴向平行。
通过采用该构成,能够减少构成转子芯的钢板的种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929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