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客车后部防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92780.0 | 申请日: | 2017-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805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孙丽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丽君 |
主分类号: | B60R19/46 | 分类号: | B60R19/46 |
代理公司: | 烟台双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5 | 代理人: | 吕静 |
地址: | 264003 山东省烟台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前挡板 后支板 支撑组件 凸缘 后部防护装置 内支杆 支撑组件结构 客车 缓冲作用 外力作用 转动连接 可活动 挡沿 拱起 两组 弯折 销轴 支架 对称 受损 外部 支撑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客车后部防护装置,包括前挡板和后支板,所述的前挡板中部向远离后支板一端拱起,所述的前挡板上下两个边缘向所述的后支板方向弯折形成弧形的挡沿,所述的后支板两端分别通过支架与所述的前挡板相连接,在所述的前挡板和所述的后支板之间设置有2组相互对称的支撑组件,所述的支撑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的后支板面向所述的前挡板一侧端面上的凸缘,在所述的凸缘上分别设置有内支杆,所述的内支杆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所述的凸缘上,本发明通过采用两组支撑组件对前挡板进行支撑,避免前挡板受损,在前挡板受到外力作用时,通过合格X形的可活动的支撑组件结构,对外部作用力起到缓冲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客车后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后保险杠能够起到缓冲外界冲击力的作用,对车身起到保护作用。现有的汽车后保险杠通常为一层壳体结构,通过螺栓安装在在车架上,为了减轻重量,现有的大量汽车后保险杠采用注塑结构,抗冲击性能差,容易在外部作用力下产生形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客车后部防护装置,通过采用两组支撑组件对前挡板进行支撑,避免前挡板受损,在前挡板受到外力作用时,通过合格X形的可活动的支撑组件结构,对外部作用力起到缓冲作用。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客车后部防护装置,包括前挡板和后支板,所述的前挡板中部向远离后支板一端拱起,所述的前挡板上下两个边缘向所述的后支板方向弯折形成弧形的挡沿,所述的后支板两端分别通过支架与所述的前挡板相连接,在所述的前挡板和所述的后支板之间设置有2组相互对称的支撑组件,所述的支撑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的后支板面向所述的前挡板一侧端面上的凸缘,在所述的凸缘上分别设置有内支杆,所述的内支杆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所述的凸缘上,在所述的内支杆中部设置有外支杆,所述的内支杆与所述的外支杆形成X形,在所述的内支杆和所述的外支杆靠近所述的前挡板一侧端面上设置有呈弧形的滑板,所述的滑板分别贴合在所述的前挡板内侧端面上,2组所述的支撑组件上的外支杆远离所述的滑板一端通过高强弹簧相互连接,在所述的前挡板中部设置有空腔,在所述的空腔内侧设置有缓冲垫。
在所述的前挡板两端内侧分别设置有螺杆,在所述的支架远离所述的后支板一端设置有安装板,在所述的安装板上设置有条形孔,所述的螺杆能够贯穿相应所述的条形孔,在所述的螺杆端部设置有锁紧螺母。
在所述的后支板两端分别设置有延长板,在所述的延长板上分别设置有安装孔。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所述的延长板上设置有支撑杆,在所述的支架面向所述的延长板一端设置有套管,所述的支撑杆能插接在所述的套管内侧,在所述的支撑杆远离所述的延长板一端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的复位弹簧远离所述的支撑杆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的套管内侧。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在所述的后支板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撑板,所述的支撑板为上下平行设置的2个,所述的支撑板上设置有2个相互平行的定位孔,在位于下部的所述的支撑板中部设置有通孔,在所述的支撑板下方设置有横板,在所述的横板上对称设置有2个销轴,在所述的销轴上分别设置有定位杆,所述的定位杆下端转动连接在所述的销轴上,所述的定位杆上端向外侧弯折形成卡销,在所述的销轴上设置有扭簧,在位于下部的所述的支撑板下端面上设置有压缩弹簧,所述的横板向支撑板方向移动时使所述的压缩弹簧压缩,此时所述的定位杆远离所述的横板一端能够贯穿2个所述的支撑板上的定位孔使所述的卡销位于支撑板上方,在位于上部的所述的支撑板上方设置有压盖,所述的压盖固定连接在所述的支撑板上端面上时所述的定位杆带动所述的扭簧扭转使所述的卡销卡接在所述的定位孔边缘上,在所述的横板中部设置有转轴,所述的所述的压缩弹簧压缩状态时所述的转轴上端能够贯穿位于下部的所述的支撑板上的通孔并贴合在位于上部的支撑板的下端面上,所述的支架远离所述的前挡板一端套装在所述的转轴上,在位于上部的所述的支撑板下端面上设置有沉槽,所述的转轴上端面能够卡接在该所述的沉槽内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丽君,未经孙丽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927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客车后部防护装置
- 下一篇:机动车辆中的传感器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