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孔洞砂浆锚杆倒三爪式对中支架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991713.7 | 申请日: | 2018-08-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162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30 |
| 发明(设计)人: | 赵忠虎;马文鹏;付翔宇;王婷婷;苑家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2D5/74 | 分类号: | E02D5/74;E02D17/20;E21D20/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730000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对中支架 锚杆 孔洞 岩土体 砂浆锚杆 焊接面 三爪式 外侧壁 倒三角支架 自重作用 贴紧 焊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孔洞砂浆锚杆倒三爪式对中支架结构,包括岩土体、锚杆、第一对中支架、第二对中支架和第三对中支架,所述岩土体的内部设有孔洞,孔洞的内部设有锚杆,且锚杆的外侧壁上间断等距离通过焊接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对中支架、第二对中支架以及第三对中支架,所述第一对中支架、第二对中支架以及第三对中支架靠近锚杆的一侧依次焊接有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且第一对中支架、第二对中支架以及第三对中支架另一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倒三角支架。本发明通过在锚杆的外侧壁上间断等距离通过焊接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对中支架、第二对中支架以及第三对中支架,来达到锚杆在孔洞内保持居中的目的,防止因自重作用下锚杆贴紧岩土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锚杆对中支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孔洞砂浆锚杆倒三爪式对中支架结构。
背景技术
在高边坡及隧道稳定加固中,砂浆锚杆作为一种简单有效的支护构件,应用普遍。锚杆是由一根一定半径和一定长度的钢筋作为其主要材料的,在其表面要焊接半径为3mm的钢筋作为其对中支架,对中支架是支撑锚杆、保证锚杆工作时杆体居中的构件(如图1所示),确保注浆后的砂浆保护层厚度,通过混凝土与钢筋相互传力来达到有效的受力效果。现有大量工作来研究不同形式的对中支架,及其在工作时的不同作用和效果。
与本专利较为相近的专利有一种深孔砂浆锚杆半弧型对中支架结构(CN206034436 U),意图在锚杆上焊接半弧型的对中支架来解决锚杆的对中问题。但其存在一定上的技术缺陷,首先对中效果不佳,没有将锚杆放置在孔洞圆心线位置上;其次,对中支架应力集中,易于变形,无法达到有效的抗拔受力效果;最后,使用在倾角大于90度的工作面时,容易产生向外的位移,易缩短锁固段长度,减小了受力大小。故而,为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在本专利中,提出了一种孔洞砂浆锚杆倒三爪式对中支架结构,预期在锚杆施工应用中能达到更为有效的、合理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孔洞砂浆锚杆倒三爪式对中支架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孔洞砂浆锚杆倒三爪式对中支架结构,包括岩土体、锚杆、第一对中支架、第二对中支架和第三对中支架,所述岩土体的内部设有孔洞,孔洞的内部设有锚杆,所述锚杆的外侧壁上间断等距离地通过焊接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对中支架、第二对中支架以及第三对中支架,第一对中支架、第二对中支架以及第三对中支架一侧的中间位置处皆固定有加强凸棱,所述第一对中支架、第二对中支架以及第三对中支架靠近锚杆的一侧依次焊接有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且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另一端皆与锚杆固定连接,且第一对中支架、第二对中支架以及第三对中支架另一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倒三角支架。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杆的长度为第二连杆长度的2倍,且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与第一对中支架、第二对中支架以及第三对中支架之间的夹角皆为30°。
优选的,所述第一对中支架、第二对中支架以及第三对中支架与锚杆支架的夹角也为30°,且第一对中支架、第二对中支架以及第三对中支架之间的夹角皆为120°。
优选的,所述倒三角支架与第一对中支架、第二对中支架以及第三对中支架之间的夹角皆为30°,且倒三角支架钝角对角线长度占第一对中支架、第二对中支架以及第三对中支架长度的三分之一。
优选的,所述锚杆同一截面处焊接的第一对中支架、第二对中支架以及第三对中支架作为一组,且每组之间的距离为1.5-2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大学,未经兰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917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