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空调器的除霜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90331.2 | 申请日: | 2018-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377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杨公增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41 | 分类号: | F24F11/41;F24F11/64;F24F11/65;F24F11/88;F24F110/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瀚仁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2 | 代理人: | 宋宝库;王世超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室外换热器 空调器 含湿量 结霜 除霜控制 出风 除霜 进风 除霜模式 空调技术领域 厚度判断 制热模式 | ||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用于空调器的除霜控制方法,旨在解决现有除霜方式中,因室外换热器的结霜厚度判断不准确而导致空调器不能有效除霜的问题。为此目的,本发明的空调器包括室外换热器,除霜控制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在空调器运行制热模式的情形下,获取室外换热器的表面温度;获取室外换热器的进风含湿量和出风含湿量;基于进风含湿量和出风含湿量来确定室外换热器的结霜厚度;根据表面温度以及结霜厚度,判断是否使空调器进入除霜模式。本发明基于进风含湿量和出风含湿量来确定室外换热器的结霜厚度,并结合室外换热器的表面温度来判断室外换热器是否需要进行除霜,从而能够准确地判断是否使空调器进入除霜模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用于空调器的除霜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空调器作为一种能够调节室内环境温度的设备,其工作原理为:通过制冷剂在循环管路之间通过高压/低压/气态/液态的状态转换来使得室内环境温度降低或者升高,即从室内机的角度来看,空调器处于制冷或者制热模式。在制热模式下,空调器的室外机(蒸发器)的外盘管上容易结霜,外盘管结霜会导致制冷系统的性能下降,从而影响空调器的制热效果,降低了室内环境的舒适性,影响用户体验。因此,在空调器处于制热工况的情形下,需要对空调器进行及时而有效的除霜。
为解决上述问题,公开号为CN107036348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空调器、空调器的除霜控制方法及系统”。具体而言,上述专利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空调器中室外换热器的结霜厚度;获取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和室外环境温度;如果室外换热器的结霜厚度满足第一化霜开始条件且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和室外环境温度满足第二化霜开始条件,则控制空调器进行除霜。上述专利是通过室外换热器的结霜厚度、室外换热器的温度和室外环境温度来控制空调器进行除霜,但是该专利的室外换热器的结霜厚度是根据室外换热器的结霜检测模块在室外换热器结霜前后的电容值来确定,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结霜检测模块的电容值的变化并不一定是因为室外换热器结霜造成的,有可能是因为结霜检测模块的电容极板距离改变造成电容值的变化,因此,通过结霜检测模块在室外换热器结霜前后的电容值来确定室外换热器的结霜厚度并不能够准确地判断室外换热器的结霜厚度,从而无法准确地判断室外换热器是否需要除霜,也就是说,当根据室外换热器的结霜检测模块在室外换热器结霜前后的电容值确定的室外换热器的结霜厚度达到预设厚度阈值时,室外换热器的实际结霜厚度可能并没有达到预设厚度阈值,那么此时是不需要进行除霜处理的,如果进行除霜处理,将会导致空调器出现“假除霜”的现象,进而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因此,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用于空调器的除霜控制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除霜方式中,因室外换热器的结霜厚度判断不准确而导致空调器不能有效除霜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空调器的除霜控制方法,空调器包括室外换热器,除霜控制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在空调器运行制热模式的情形下,获取室外换热器的表面温度;获取室外换热器的进风含湿量和出风含湿量;基于进风含湿量和出风含湿量来确定室外换热器的结霜厚度;根据表面温度以及结霜厚度,判断是否使空调器进入除霜模式。
在上述除霜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基于进风含湿量和出风含湿量来确定室外换热器的结霜厚度”的步骤具体包括:按照下列公式来计算结霜厚度:D=∫K×(Dj-Dc)dt,其中,D为结霜厚度,Dj为进风含湿量,Dc为出风含湿量,K为风量常数,t为室外换热器的结霜时间;并且其中,风量常数K的大小取决于空调器匹数的大小。
在上述除霜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获取室外换热器的进风含湿量和出风含湿量”的步骤具体包括:获取室外换热器的进风温度和出风温度;基于进风温度和出风温度分别确定室外换热器的进风湿度和出风湿度;基于进风湿度和出风湿度分别确定进风含湿量和出风含湿量;其中,进风温度包括进风干球温度和进风湿球温度;出风温度包括出风干球温度和出风湿球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903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