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喇叭管返出口的防蚀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89718.6 | 申请日: | 2018-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986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李艳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绵阳飞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3/03 | 分类号: | E21B33/03;F16L58/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伍星 |
地址: | 621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喇叭管 返流槽 橡胶密封垫 防蚀结构 陶瓷垫块 腐蚀 电化学腐蚀 更换频率 密封保护 平行导管 倾斜导管 安装板 承载框 电连通 出口 陶瓷 承载 配合 维护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喇叭管返出口的防蚀结构,平行导管、倾斜导管、喇叭管构成电连通的整体,而这个整体均不与返流槽之间接触,直接切断了喇叭管与返流槽之间电化学腐蚀的通路,再配合陶瓷安装板、第一陶瓷垫块、第一橡胶密封垫、承载框、第二橡胶密封垫、第二陶瓷垫块进行安装承载、密封保护、自动加固,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喇叭管与返流槽的连接处极易发生腐蚀现象的问题,实现了减缓喇叭管与返流槽的连接处的腐蚀速率、降低维护更换频率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蚀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喇叭管返出口的防蚀结构。
背景技术
在石油开采领域内,钻完井过程是整个开发过程的重中之重,钻完井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单井的表皮系数、井身质量、与设计偏差大小,从而间接决定了单井采收率。钻完井过程中都需要设置井口与钻台,对于陆地油田而言,井口位于地面,钻台在井口上方的井架底部;对于海上油田而言,井口位于下层小平台,钻台位于上层平台。因此,无论是陆地钻完井还是海上钻完井,都需要通过喇叭管连接井口与钻台,同时通过喇叭管配合钻杆或油杆构件起井口环空,从而使得从井内返出的钻完井液能够从喇叭管内部的环空中,经返出口排出至返流槽内,再流经返流槽后进入固控系统进行处理,最终回到泥浆池中完成钻井液的循环。现有技术中,喇叭管与返流槽的连接处极易发生腐蚀现象,现场经常需要趁起钻至井口的时候进行抢修或更换。现有技术中认为这种现象是地层中的各种酸性气体如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溶于钻井液中导致钻井液Ph值降低,从而导致对铁质结构的腐蚀,因此现有技术中采用了大量控制钻井液呈弱碱性、并且在喇叭管与返流槽的连接处涂抹各种类型的涂料进行防锈蚀的措施,然而这些措施始终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喇叭管返出口的防蚀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喇叭管与返流槽的连接处极易发生腐蚀现象的问题,实现减缓喇叭管与返流槽的连接处的腐蚀速率、降低维护更换频率的目的。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喇叭管返出口的防蚀结构,包括设置有返出口的喇叭管,与喇叭管的返出口相连的返流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返流槽的外表面与喇叭管不接触,返流槽的高度低于喇叭管的返出口的高度,所述喇叭管上固定连接与返出口连通的倾斜导管,所述倾斜导管朝向返流槽所在方向向下倾斜,倾斜导管远离喇叭管的一端固定连接平行导管,所述平行导管位于返流槽内、且平行导管的轴线与返流槽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平行导管的底端与返流槽内部底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平行导管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沿轴线对称分布的两块陶瓷安装板,所述陶瓷安装板的底面与返流槽的底面相互平行;还包括固定在陶瓷安装板与返流槽底面之间的第一陶瓷垫块、第一橡胶密封垫、承载框、第二橡胶密封垫、第二陶瓷垫块,所述第一陶瓷垫块、第一橡胶密封垫、承载框、第二橡胶密封垫、第二陶瓷垫块从平行导管靠近倾斜导管的一端、至远离倾斜导管的一端依次分布,所述第一陶瓷垫块、第一橡胶密封垫、承载框、第二橡胶密封垫、第二陶瓷垫块均是底面与返流槽内部底面接触、顶面与陶瓷安装板的底面接触、相对两侧分别与返流槽的两侧壁接触;所述承载框内部空心,承载框表面设置若干与内部连通的通孔,所述承载框内部充填陶粒;所述返流槽底部设置向外凸出的锥形凸起,所述锥形凸起的轴线垂直于返流槽的底面,锥形凸起位于平行导管远离倾斜导管所在方向的一侧,所述锥形凸起的轴线与平行导管远离倾斜导管的端部之间的距离为20~30cm,锥形凸起的内壁固定螺旋状的导流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绵阳飞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绵阳飞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897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