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番茄的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89363.0 | 申请日: | 2018-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220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周结荣;李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宿松县荣学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05 | 分类号: | A01G22/05;A01C1/08;A01C1/00;A01C21/00;A01G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沈尚林 |
地址: | 2465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番茄 番茄苗 种植 农业种植领域 田间管理 营养物质 种子处理 土壤 定植 成活率 采摘 育苗 吸收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番茄的种植方法,属于农业种植领域,包括以下步骤:种子处理、育苗、定植、田间管理、采摘。本发明所述番茄的种植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效益好,易于推广,可以保证番茄苗充分没入土壤中,充分吸收土壤中的营养物质,提高了番茄苗的成活率,且增加了番茄的产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番茄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番茄,即西红柿,是茄科番茄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体高0.6-2米,全体生粘质腺毛,有强烈气味,茎易倒伏,叶羽状复叶或羽状深裂,花序总梗长2-5厘米,常3-7朵花,花萼辐状,花冠辐状,浆果扁球状或近球状,肉质而多汁液,种子黄色,花果期夏秋季。番茄原产南美洲,中国南北方广泛栽培。番茄的果实营养丰富,具特殊风味。可以生食、煮食、加工番茄酱、汁或整果罐藏。因此,番茄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需要量与日俱增,番茄在我国各省各地均有大量栽培。然而传统的番茄种植方法病虫害发生严重,导致番茄产量大大降低,同时为防治病虫害喷施大量的农药,导致番茄残留大量的农药成分,影响番茄的品质和食用安全,其次,番茄在生长过程中,无法充分利用土壤中的肥料,导致番茄存活率不高,同时,番茄产量还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番茄的种植方法,其可以保证番茄苗充分没入土壤中,充分吸收土壤中的营养物质,提高了番茄苗的成活率,且增加了番茄的产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番茄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种子处理:选择丰产、早熟、优质的番茄种子,先用自来水浸泡1-2h,然后放入50-55℃是恒温温水内浸泡15-20min后,停止加热,使温度自然降低,将种子继续浸泡3-4h,捞出后放在展开的湿布上,使种子相互不接触,在种子上盖聚乙烯薄膜,在25-30℃下催芽,当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2)育苗:将育苗盆内的土松动,置于阳光下暴晒2-3天,然后浇透水,每个育苗盆中央点播催芽种子1-2粒,在催芽种子上覆盖育苗土厚1-1.5厘米,盖上地膜,在1叶1心时,及时补苗;
(3)定植: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保水保肥力强的土壤,深耕耙细后做畦,畦宽50-80cm,畦高16-24cm,沟宽33-40cm,然后施足基肥,待育苗盘中的番茄芽长至15-20cm时,将其移植栽种,每个畦上栽一行,每个畦上相邻两个番茄苗的间距为40-50cm;
(4)田间管理:番茄苗进行定植后,进行施肥、浇水,在番茄苗长至45-50cm时,进行搭架;
(5)采摘:番茄成熟时,进行采摘。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种子在恒温温水内浸泡时,需要不停搅拌,不停搅拌可以防止烫伤种子。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聚乙烯薄膜上设有透气孔。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番茄苗在畦上栽种方法如下,在畦上打孔径为10-15cm的栽种洞,将番茄苗放入栽种洞内,然后用土壤将栽种洞填平,在栽种洞的四周打8-10个孔洞,孔洞呈圆周分布,孔洞的中心距栽种洞的中心为10-15cm,每个孔洞的直径为5-10cm,孔洞的深度为20-25cm,在孔洞内填农家肥,农家肥的厚度为15-20cm,然后采用土壤将孔洞填平。
优选地,所述步骤(4)中,所述搭架方法如下,利用横竹竿和竖竹竿搭成网状,得到网状架,以每两行畦为一组,将网状架倾斜插在畦上,每组中两行畦上相对的两个网状架上端通过横杆连接固定。
优选地,所述网状架倾斜的角度为70-78°。
优选地,所述网状架安装在番茄苗和每组中两行畦之间的沟之间,所述网状架距番茄苗5-8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宿松县荣学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宿松县荣学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893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寒阴湿区引种栽培火龙果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火龙果双排高密度栽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