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耐候性红色水性聚氨酯乳液的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88256.6 | 申请日: | 2018-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801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倪伶俐;毛宇;韦坤炎;刘晓丹;高晓燕;蔡鹏;姜孝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阴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C08G18/66 | 分类号: | C08G18/66;C08G18/10;C08G18/42;C08G18/34;C08G18/32;C08K3/34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23 | 代理人: | 廖娜 |
地址: | 223005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耐候性 红色 水性 聚氨酯 乳液 合成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化工领域,公开了一种高耐候性红色水性聚氨酯乳液的合成方法,使用低聚二元醇、脂肪族二异氰酸酯、富铁红色凹土、亲水扩链剂进行逐步聚合反应,合成红色凹土改性的亲水性聚氨酯预聚体,然后自乳化分散在计量水中,再加入小分子二元胺扩链剂进行扩链后,制得红色凹土改性的红色水性聚氨酯乳液。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操作方便,节能环保,制备的红色水性聚氨酯乳液,固含量30wt.%,PH在6.0‑7.0之间,其涂层产品具有耐水性好、耐候性高、色彩艳丽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耐候性红色水性聚氨酯乳液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水性聚氨酯由于其突出的环保优势和优良的综合性质,已广泛应用于涂料、皮革、粘合剂、油墨、建筑等行业。但是彩色水性聚氨酯产品的获得普遍使用小分子染料。由于一般小分子染料通常是通过离子键、氢键、范德华力等被固定在水性聚氨酯上,因此与聚氨酯结合力不强,在放置、水洗、干洗、使用等过程中,易迁移至材料表面,造成不断脱落和褪色。同时由于实现水性聚氨酯树脂在水中良好分散的需要,在合成水性聚氨酯乳液时在其链段上引入了亲水性基团,导致所得水性聚氨酯产品耐水、耐磨、耐热性较差,机械强度较低等缺点,严重阻碍了其应用。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高耐候性红色水性聚氨酯乳液的合成方法,通过简洁的有机合成步骤将富铁红色凹土作为颜料引入到水性聚氨脂的分子链上,改善所得水性聚氨酯革产品的机械性能和耐候性等。
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按重量百分比取用原料:红色凹土5%-20%、低聚二元醇5%-25%、二异氰酸酯20%-60%、亲水扩链剂0%-10%、小分子二元胺扩链剂0%-10%、有机铋催化剂0%-1%、丙酮10%-20%、余量为水;合成步骤如下:S1:红色凹土改性的亲水性聚氨酯预聚体的制备:将二异氰酸酯和低聚二元醇于80℃下搅拌反应0.5-2小时,加入红色凹土,搅拌反应1小时后,加入亲水扩链剂,搅拌反应0.5-1小时后,加入有机铋催化剂,继续搅拌反应1.5小时,加入丙酮,继续搅拌反应1.5小时,然后加水高速搅拌自乳化分散,得红色凹土改性的亲水性聚氨酯预聚体;S2:二次扩链:在亲水性聚氨酯预聚体中加入小分子二元胺扩链剂,然后升温至50℃扩链4-8小时;S3:脱丙酮:待体系成均一乳状液后,在50℃,0.1MPa下脱丙酮,得红色凹土改性的红色水性聚氨酯乳液。
优选地,所述红色凹土为天然富铁凹凸棒石黏土矿物经沸水活化除杂干燥后的活化红色凹土。经过活化的红色凹土表面具有更多的硅羟基,有利于凹土与异氰酸酯的反应,使凹土更好的与聚氨酯复合,获得更加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色牢度。
进一步地,所述活化红色凹土的具体制备步骤如下:将≥200目的天然富铁红色凹凸棒石黏土加入到沸水中,活化处理12~24h,过滤,75~85℃烘干后粉碎,得表面有大量硅羟基的活化红色凹土。
优选地,所述天然富铁红色凹凸棒石黏土与所述沸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00g:500~2000mL。
优选地,所述亲水扩链剂为含羧基的小分子二元醇亲水扩链剂。
优选地,所述低聚二元醇为以下任意一种或其组合:聚己二酸新戊二醇酯二醇、聚已二酸乙二醇-丙二醇酯二醇、聚已二酸乙二醇-1.4丁二醇酯二醇中。
优选地,所述二异氰酸酯为以下任意一种或其组合: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甲基环己基二异氰酸酯中。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富铁红色凹土改性的红色水性聚氨酯乳液颜色鲜亮,具有很好的耐候性,其制备工艺简单,绿色环保,适合工业化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阴工学院,未经淮阴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882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