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止血中药组合物以及多功能紧急止血复合材料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988096.5 申请日: 2018-08-28
公开(公告)号: CN108686103B 公开(公告)日: 2021-03-30
发明(设计)人: 杨兴旺;马家骅;杨英铎;屠鹏飞;索志荣;姚红琼;甘小锐;温华强 申请(专利权)人: 四川德培源中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西南科技大学
主分类号: A61K36/898 分类号: A61K36/898;A61P7/04;A61L15/40;A61L15/44;A61L15/28;A61L15/42
代理公司: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代理人: 刘雪莲;陈明龙
地址: 621006 四川省绵阳市***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止血 中药 组合 以及 多功能 紧急 复合材料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止血中药组合物以及多功能紧急止血复合材料,该止血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药制备而成:白及20‑40份、仙鹤草20‑40份、蒲黄5‑15份、三七20‑40份、重楼10‑30份、白蔹10‑30份、接骨草20‑40份;该利用原料药之间的特殊配伍关系,形成了协同增效作用,从而具有止血速度快、镇痛效果好的优点;同时,将该中药组合物与辅料或载体材料复合而制得的复合材料,也具有更快的止血速度,并具有了镇痛效果,使该复合材料适用于多种情况下的紧急止血、镇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止血中药组合物以及多功能紧急止血复合材料。

背景技术

在战争、重大交通事故以及自然灾害等危急情况下,因无法迅速止血而导致失血过多是导致创伤死亡的最主要因素。据统计,在战场和平时的创伤急救中,死亡的伤员中有40%以上是由于失血过多而引起的。因此止血在创伤急救中,是首当其冲的关键步骤。传统紧急止血多使用止血绷带压迫、填充物压迫,但其对动脉出血、对人体狭小空腔如耳道、鼻腔出血的止血不仅效果较差,而且后遗症多。

目前,国内外已经开发出多种新型止血材料,应用较普遍的止血材料有氧化纤维素和氧化再生纤维素,明胶海绵、微晶胶原和增凝明胶海绵、医用聚氨酯海绵,壳聚糖及其衍生物材料和纤维蛋白胶等。

氧化纤维素和氧化再生纤维素是棉纤维经处理后而获得的一种可吸收性的局部止血材料,有着棉纱的外观和质地,现在神经外科中应用较多。两者止血机制为具有酸性的羧基与血红蛋白中铁(fe3+)离子结合后,形成黏性胶块封闭破损的毛细血管而止血,同时对血小板有黏附和聚集作用,从而激活体内凝血机制,加速凝血,其在体内遇血后缓慢溶解,一般3~6周内被吸收。

胶原蛋白止血剂包括明胶海绵、微晶胶原和增凝明胶海绵等。其多孔结构吸收血液后膨胀,形成凝血的网架,封闭血管裂口或创面,并激活血小板,达到止血目的。明胶海绵约4~6周可被吸收。明胶海绵止血需要凝血因子参与,因此对有凝血障碍的患者效果欠佳。

壳聚糖是甲壳质脱乙酰基的初级衍生物,是自然界中少有的碱性多糖。其止血机制较为复杂,研究显示:壳聚糖中带正电荷的分子与血液中带负电荷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有形成分相结合形成细胞栓子或凝血栓产生凝血作用,同时能促使透明质酸等糖胺多糖分泌,使伤口愈合增快,还能增加材料力学性能等。在静脉注射肝素的动物中,壳聚糖同样具有止血效果,说明壳聚糖的凝血作用不依赖于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因而可用于凝血功能障碍患者。此外,壳聚糖还有抑制多种细菌和真菌生长的作用,由壳聚糖制作的创面敷料具有吸水透氧性,柔韧性和可降解性,使得敷料下的创面组织能得到足够的氧分压,有利于上皮细胞的生长和修复,同时抑制成纤维细胞的生长的功能。

纤维蛋白胶是从人或哺乳动物血浆中提取,由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抑肽酶和氯化钙组成的一种生物止血黏合剂。其止血机制是通过高浓度的纤维蛋白原和凝血因子模拟机体凝血的第3阶段,并直接在创面形成一层纤维蛋白膜而有效止血。其具有良好的止血、黏合性能和组织相容性,可大量减少术中出血量,对合并有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尤其适用,此外,纤维蛋白胶还能起到黏合剂的作用,使分离的组织更容易结合在一起,在小的创面可以省去缝合步骤。

虽然上述的止血材料在动物实验及临床应用中都取得了不错的止血效果,但由于止血材料自身存在的血机理较为单一、止血速度较慢、且不具有镇痛效果的缺陷,并不适用于多种情况下的紧急止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止血材料存在的止血速度慢、无镇痛效果的缺陷,提供一种止血中药组合物以及含有该中药组合物的多功能紧急止血复合材料;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利用原料药之间的特殊配伍关系,形成了协同增效作用,从而具有止血速度快、镇痛效果好的优点;同时,将该中药组合物与辅料或载体材料复合而制得的复合材料,也具有更快的止血速度,并具有了镇痛效果,使该复合材料适用于多种情况下的紧急止血、镇痛。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德培源中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西南科技大学,未经四川德培源中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西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880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