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生物质热解产物的燃料电池及膜电极的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987498.3 | 申请日: | 2018-08-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196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 发明(设计)人: | 任学勇;李林蔚;刘新颖;樊永明;常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林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M8/16 | 分类号: | H01M8/16;H01M4/8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诚辉律师事务所 11430 | 代理人: | 范盈 |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燃料电池 生物质热解产物 膜电极 夹具 阴离子交换膜 第二表面 第一表面 电池单元 阳极极板 阴极极板 制备 燃料电池技术 农林废弃物 从上到下 催化剂层 电极结构 燃料成本 热解碳 粉层 生产工艺 申请 串联 储存 再生 运输 制造 | ||
1.一种基于生物质热解产物的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串联的电池单元,所述电池单元从上到下依次
包括第一夹具、阳极极板、膜电极、阴极极板和第二夹具,所述阳极极板包括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上设置有若干第一沟槽,所述阴极极板包括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上设置有若干第二沟槽;
所述膜电极包括阴离子交换膜和催化剂层,所述阴离子交换膜上设置有热解碳粉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生物质热解产物的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沟槽为氧气通道,所述第二沟槽为热解油燃料通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生物质热解产物的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阴离子交换膜包括壳聚糖类阴离子交换膜、聚砜类阴离子交换膜、苯醚类阴离子交换膜或者氟乙烯类阴离子交换膜。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生物质热解产物的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具和所述第二夹具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电池单元通过螺钉进行紧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生物质热解产物的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具、阳极极板、膜电极、阴极极板和第二夹具均是由不锈钢材料制成。
6.一种膜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取热解碳粉,依次加入铂、离子交换树脂、乙炔黑和粘结剂后,进行混合;
2)将步骤1)中的混合物加入到分散剂中,通过超声震荡进行充分混合;
3)将步骤2)中的混合物涂覆于阴离子交换膜两侧,放入热压机中,在温度120℃~150℃、压力0.5~5MPa下进行热压2~8min。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膜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热解碳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生物质热解碳粉在酒精中浸泡,清洗完毕后于自然风干24h;
b.在惰性气氛下于管式炉中以1~5℃/min升温速率加热到500~700℃并保温2~4h进行一次碳化后,自然冷却至室温;
c.在惰性气氛下于管式炉中5~10℃/min升温速率加热到900~1100℃并保温1~3h进行二次提纯碳化。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膜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生物质热解碳粉的制备方法为:取生物质材料进行干燥至含水率10%以下,粉碎至粒径40~60目,然后在快速热解设备中发生热裂解液化反应后,进行气固分离,固相产物收集后即为生物质热解碳粉。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膜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解碳粉的量为膜电极面积的1~5mg/cm2,所述铂的量为所述热解碳粉质量的0.3%~3%,所述离子交换树脂的量为所述膜电极催化剂层质量的20%~50%,所述乙炔黑的量为所述膜电极催化剂层质量的3%~5%,所述粘结剂的量为所述膜电极催化剂层质量的5%~10%。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膜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裂解液化反应温度为450~550℃,其中气相停留时间<2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林业大学,未经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8749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