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下车库的安全防护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987492.6 | 申请日: | 2018-08-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574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 发明(设计)人: | 王冬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徽腾智能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H6/42 | 分类号: | E04H6/42;E02B3/10 |
| 代理公司: | 广州高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6 | 代理人: | 吴文心 |
| 地址: | 234000 安徽省宿州***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 车库 安全 防护 装置 | ||
1.一种地下车库的安全防护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地下车库出现积水时,管理人员打开防水盖板(51),按下开关座(52)上的开关,启动第一转动电机(21)、第三转动电机(82),第三转动电机(82)转动带动第二收卷筒(83)转动,使得牵引绳(84)缠绕在第二收卷筒(83)的外壁,进而通过挂环(25)带动固定条(24)、挡水软板(23)沿着第一导轨架(6)、第二导轨架(9c)的内部向上运动,第一转动电机(21)带动第一收卷筒(22)转动,使得挡水软板(23)能够离开第一收卷筒(22),导向轮(26)能够对挡水软板(23)进行转弯导向,挡水软板(23)不断穿过流通槽(91)向上运动,当挡水软板(23)运动至所需高度,能够对水进行拦截时便停止;
流通槽(91)内的橡胶垫(9b)、第一导轨架(6)、第二导轨架(9c)内壁的橡胶垫(9b)均起到密封挡水的效果,操作人员启动第二转动电机(421),带动支杆(422)向下转动,推柱(423)的初始状态为底端与推板(431)的顶面接触,并且两者重叠有一个半径的宽度,在推柱(423)向下转动的过程中,推柱(423)本身也会沿着推板(431)的外壁自转,并向前挤压推进推板(431),使得两者重复的部分缩短,支杆(422)转动一定角度后便会停止,此时,所述推柱(423)便可抵住推板(431),使得挤压板(43)、挡水软板(23)以及流通槽(91)内壁紧密贴合,从而提高密封效果,避免水渗入;
根据挡水软板(23)的提升高度选择合适位置的加固杆(7),转动加固杆(7)并将加固杆(7)的端部与第二导轨架(9c)扣合在一起,从而通过加固杆(7)对挡水软板(23)进行支撑,提高挡水软板(23)的强度;
当不使用时,驱动各个转动电机反转,使得牵引绳(84)放下、挡水软板(23)收起,挂环(25)会收入到流通槽(91)的内部,推柱(423)向上转动;工作人员在流通槽(91)的顶部采取一些遮挡保护措施;备用蓄电池(3)用以始终保持满电,使得电力系统中断时,能够保证阻水系统能够工作;
上述方法中采用的安全防护装置包括第一箱体(1)、挡水机构(2)、备用蓄电池(3)、密封机构(4)、操控机构(5)、第一导轨架(6)、提升机构(8)、底板(9)、顶板(9a)以及第二导轨架(9c);所述第一箱体(1)的内部安装有所述挡水机构(2)和所述备用蓄电池(3),所述挡水机构(2)用以对水进行阻挡;所述备用蓄电池(3)用以作为应急电源;所述第一箱体(1)的侧壁设有所述密封机构(4),所述密封机构(4)用以对所述挡水机构(2)进行压紧;所述第一箱体(1)的顶部为底板(9);所述底板(9)的表面对称设有所述第一导轨架(6)、所述第二导轨架(9c),所述第一导轨架(6)、所述第二导轨架(9c)用以对所述挡水机构(2)进行限位;所述第一导轨架(6)、所述第二导轨架(9c)的顶端为所述顶板(9a),所述顶板(9a)的顶部设有所述提升机构(8),所述提升机构(8)用以提升所述挡水机构(2);所述备用蓄电池(3)电性连接所述操控机构(5),所述操控机构(5)电性连接所述挡水机构(2)、所述密封机构(4)以及所述提升机构(8);
所述底板(9)的内部开有流通槽(91),所述流通槽(91)的内壁胶合有橡胶垫(9b);
所述挡水机构(2)包括第一转动电机(21)、第一收卷筒(22)、挡水软板(23)、固定条(24)、挂环(25)以及导向轮(26),所述第一收卷筒(22)与所述第一箱体(1)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收卷筒(22)连接所述第一转动电机(21),所述第一收卷筒(22)的外壁缠绕有所述挡水软板(23),所述挡水软板(23)依次穿过所述第一箱体(1)、所述导向轮(26)以及所述流通槽(91),所述挡水软板(23)的端部设有所述固定条(24),所述固定条(24)的表面两端对称设有所述挂环(25);
所述第一导轨架(6)、所述第二导轨架(9c)之间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导轨架(6)、所述第二导轨架(9c)相互对称分布,所述第一导轨架(6)的内壁胶合有所述橡胶垫(9b),所述挡水软板(23)的两侧边分别嵌入于所述第一导轨架(6)、所述第二导轨架(9c)的内部,所述挂环(25)位于所述第一导轨架(6)、所述第二导轨架(9c)的内部;
所述提升机构(8)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导轨架(6)、所述第二导轨架(9c)的顶部,所述提升机构(8)包括第二箱体(81)、第三转动电机(82)、第二收卷筒(83)以及牵引绳(84),所述第二箱体(81)设于所述顶板(9a)的表面,所述第二箱体(8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所述第二收卷筒(83),所述第二收卷筒(83)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转动电机(82),所述第二收卷筒(83)的外壁缠绕有所述牵引绳(84),所述牵引绳(84)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挂环(25);
所述第一导轨架(6)内侧壁转动连接加固杆(7)的一端,所述加固杆(7)由上至下等距设有六个,所述加固杆(7)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导轨架(9c)扣合连接,所述加固杆(7)分布于所述挡水软板(23)的内侧面;
所述密封机构(4)包括盒体(41)、推进机构(42)以及挤压板(43),所述盒体(41)置于所述第一箱体(1)的一侧,所述盒体(41)的端部为开口状,所述盒体(41)的端部与所述流通槽(91)相互平齐,所述盒体(41)的内部安装有所述推进机构(42),所述推进机构(42)包括第二转动电机(421)、支杆(422)以及推柱(423),所述第二转动电机(421)转动连接所述支杆(422),所述支杆(422)的端部设有所述推柱(423),所述推柱(423)与推板(431)的顶面相互重叠贴合,所述推板(431)的一端为倒圆角结构,所述推板(431)、所述推柱(423)的外壁均为光滑结构,所述推板(43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挤压板(43),所述挤压板(43)的长度与所述挡水软板(23)的长度相同;
所述操控机构(5)置于所述底板(9)的表面,所述操控机构(5)包括防水盖板(51)和开关座(52),所述开关座(52)置于所述底板(9)的内部,所述开关座(52)电性连接所述第一转动电机(21)、所述第二转动电机(421)以及第三转动电机(82);所述开关座(52)的顶部设有所述防水盖板(5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徽腾智能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徽腾智能交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8749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