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岛滩涂围堤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85566.2 | 申请日: | 2018-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567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张才俊;徐少南;谭必五;姚翔;毛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9/04 | 分类号: | E02D19/04;E02D15/10 |
代理公司: | 上海湾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9 | 代理人: | 肖进 |
地址: | 20000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岛 滩涂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岛滩涂围堤的施工方法,包括护底施工、堤基施工、堤身施工、外坡施工、内坡结构施工、防浪墙施工和堤顶路面施工;护底施工包括砂肋软体排铺设和联锁片软体排铺设,采用铺排船进行水下铺设;堤基施工包括依次进行第一层通长砂被和第二层通长砂被铺设步骤、排水板打设步骤和第三层通长砂被铺设步骤;进行第一层至第三层通长砂被铺设步骤时,均采用一体化施工船水下填充砂袋方法,堤身施工包括堤身内、外棱体施工和堤心施工;外坡施工包括+1.5m高程以下斜坡砂肋软体反滤排施工和外坡结构施工。本发明的施工方法以全面开工、连续作业;护底先行、轮廓先成;全线施工、均匀抬升为原则,能大大提高施工效率,确保围堤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岛滩涂围堤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持续快速发展,土地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滩涂开发利用成为开辟新土地资源的重要途径。这其中又以潮汐河口地区以及沿海地区圈围工程较多。围堤是圈围工程一个重要环节,再在围区内进行吹填造地。圈围主要利用海岛现有的潜堤后方滩涂进行,圈围工程的圈围面积虽然不大,但工前原始滩面平均高程深达-5.0米以下,局部达到-16.0米,设计施工难度较大,新建围堤的堤身高度达12米以上,是典型的深水筑堤工程,同时,表层新近淤积的淤泥层厚,地质条件差,工程周边环境复杂,另外作业空间狭小,现场船机设备展布和施工总体布置受到较大的制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海岛滩涂围堤的施工方法,它按照全面开工、连续作业;护底先行、轮廓先成;全线施工、均匀抬升的原则进行,能大大提高施工效率,确保围堤强度。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海岛滩涂围堤的施工方法涉及的围堤的堤顶外侧设置防浪墙,堤顶内侧设置路肩梗;堤基采用二层通长砂被+塑料排水板+一层通长砂被;堤身内、外棱体为充填砂袋,堤心采用靠背砂吹填;外侧护底采用砂肋条+砼联锁块软体排;外侧堤脚采用抛石+扭王字块,堤脚下部采用砂肋软体反滤排护坡,堤脚上部斜坡及平台采用常规灌砌块石,外侧护坡采用扭王块和栅栏条;内侧斜坡及平台为草皮,内侧斜坡采用彩道砖拱肋绿化砼护坡,拱内填耕植土。
本发明的海岛滩涂围堤的施工方法包括护底施工、堤基施工、堤身施工、外坡施工、内坡结构施工、防浪墙施工和堤顶路面施工;其中,
所述堤基施工包括依次进行第一层通长砂被和第二层通长砂被铺设步骤、排水板打设步骤和第三层通长砂被铺设步骤;
进行所述第一层至第三层通长砂被铺设步骤时,均采用一体化施工船水下填充砂袋方法,一体化施工船包括运砂泥驳、充灌船和铺排船,铺排船具有自动卷排、放排装置,双吊机,充灌砂系统、GPS定位系统、自动化操作系统及短基线实时检控系统;充灌船并排连接在铺排船的滚筒侧;施工前人工将袋体平展开,引出铺排船的滚筒钢缆上的尼龙绳,套在袋体尾部拉环上,再启动滚筒开关将袋体自动卷入滚筒;施工时首先利用GPS定位系统进行铺排船的定位,启动滚筒电动装置开始放卷袋体,当袋体头部第一排充灌袖口处于船舷时,停止放卷袋体;运砂泥驳并排停靠在充灌船的另一侧,将充砂管插入袋体的第一排充灌袖口,利用充灌船上的高压水枪将运砂泥驳内的砂稀释成砂浆,通过输送管道的总管和分流管开始对袋体充砂,开启铺排船的翻板,翻板上的袋体在所充砂浆的自重作用下,将袋体沉放至水底;启动滚筒,铺排船在GPS系统软件动态显示的指导下沿事先所设计的轴线移船,至袋体的第二排充灌袖口位于翻板边位置;将充砂管从第一排充灌袖口中拔出并插入第二排充灌袖口内,继续充砂,并控制袋体的厚度,当袋体的厚度达到30cm~50cm时,将充砂管拔出插入袋体的第三排充灌袖口,启动滚筒,在GPS定位系统的动态显示指导下,铺排船沿设计轴线移船至袋体的下一排充灌袖口位于翻板边的位置,再充砂,如此循环进行,直到整个袋体充填和铺设完毕;
所述堤身施工包括堤身内、外棱体施工和堤心施工;
所述堤身内、外棱体施工包括0.0m高程以下多层充填砂袋铺设步骤和0.0m高程以上多层充填砂袋铺设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855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河道清淤方法
- 下一篇:组合式围堰结构及水中作业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