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冷藏车车厢及其制造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85171.2 | 申请日: | 2018-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781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乐洪辉;谭爱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江铃集团特种专用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3/04 | 分类号: | B62D33/04;B32B37/12;B32B37/06;B32B37/10;B32B43/00;B32B15/18;B32B15/04;B32B15/095;B32B15/082;B32B15/10;B32B3/08;B32B21/14;B32B21/02 |
代理公司: | 南昌金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6129 | 代理人: | 文珊 |
地址: | 330200 江西省南昌市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藏车 车厢 及其 制造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藏车车厢及其制造工艺,涉及冷藏车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分别为:1)厢板制造;2)台阶加工;3)合厢。通过采用淋液态胶和热压相结合的复合技术方案,降低厢板和冷藏车厢体制造的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且用该工艺制造出的厢板不易出现压不实而形成的空洞、层间分离、波浪不平等现象,并且可以达到保温厢体性能要求(整车道路实验、箱体漏气倍数检测、导热系数检测、粘胶强度拉力实验和剪切力实验),确保车厢板符合行业标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冷藏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冷藏车车厢及其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社会的日益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逐步提高,食品条件也在不断改善,国内外陆路交通非常发达,给食品运输行业和冷藏车制造业带来了较好的发展机遇。由于国内外冷藏车制造厂家也较多,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各方都在加大技术开发力度,通过开发研制新材料、新工艺来改善和提高冷藏车的产品质量和使用性能。
然而,现有的冷藏车制造工艺中,厢板的制造大多采用负压常温固化工艺,即将多层基材与粘结剂在利用真空机形成局部空间负压状态,靠大气压力将多层材料粘结在一起。这种工艺需要专业的制板设备和辅助设备,厢板的制造成本高。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冷藏车车厢及其制造工艺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冷藏车车厢及其制造工艺,用结构胶和热压相结合的复合技术制造厢板,降低厢板和冷藏车厢体制造的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且用该工艺制造出的厢板不易出现压不实而形成的空洞、层间分离、波浪不平等现象,并且可以达到保温厢体性能要求(整车道路实验、箱体漏气倍数检测、导热系数检测、粘胶强度拉力实验和剪切力实验),确保车厢板符合行业标准。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冷藏车车厢,包括前厢板、左侧厢板、右侧厢板、底厢板、顶厢板、后门框、多个铝合金型材包框、左后门、以及右后门;
所述前厢板的底部、所述左侧厢板的底部、所述右侧厢板的底部、以及所述后门框的底部分别与所述底厢板的前端、左端、右端、后端连接,所述前厢板、所述左侧厢板、所述右侧厢板、以及所述后门框的两侧首尾连接形成一个容纳空间;
所述前厢板的顶部、所述左侧厢板的顶部、所述右侧厢板的顶部、以及所述后门框的顶部分别与所述顶厢板的前端、左端、右端、后端连接;
所述前厢板、所述左侧厢板、所述右侧厢板、所述底厢板、所述顶厢板、以及所述后门框互相交接的地方均通过所述铝合金型材包框固定连接;
所述后门框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左后门和所述右后门的窗口;
所述左后门与所述右后门分别安装于所述窗口的左侧和右侧;
所述前厢板、所述左侧厢板、所述右侧厢板、所述底厢板、以及所述顶厢板的中间均填充有中间物料层;
所述中间物料层可为聚胺脂泡沫与木方、聚胺脂泡沫与胶合木板、聚胺脂泡沫与预埋铁、聚苯乙烯挤塑泡沫与木方、聚苯乙烯挤塑泡沫与胶合木板、聚苯乙烯挤塑泡沫与预埋铁组合中的任意一种。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冷藏车车厢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分别为:
1)厢板制造,厢板包括前厢板、左侧厢板、右侧厢板、底厢板、以及顶厢板,上述各厢板的制造方法均一样,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①铺下地膜:将下地膜铺于热压机下进板中;
②铺下层钢板:将下层钢板铺在下地膜上;
③下淋胶:用淋胶机在下层钢板上淋一层液态胶;
④铺中间物料层:将中间物料层铺于淋满液态胶的下层钢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江铃集团特种专用车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江铃集团特种专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851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