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荞麦蜂花粉提取物、提取分离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84697.9 | 申请日: | 2018-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972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白乃生;李奉;彭赛男;郭森;王姗姗;王天义;田梦琪;白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311/30 | 分类号: | C07D311/30;C07D311/40;C07J17/00;C07C39/215;C07C37/82;C07C59/52;C07C51/47;C07H17/07;C07H1/08;A23L21/20;A23L33/105;C07J71/00;C07C31/125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李振瑞 |
地址: | 710069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荞麦蜂花粉 提取分离 提取物 浸膏溶液 应用 分离技术领域 单体化合物 正丁醇萃取 层析分离 二氯甲烷 甲醇溶液 结果选择 梯度洗脱 洗脱溶液 乙醇溶液 乙酸乙酯 植物提取 硅胶柱 石油醚 一次性 有效地 正丁醇 萃取 渗漏 | ||
本发明属于植物提取分离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荞麦蜂花粉提取物、提取分离方法及其应用,荞麦蜂花粉提取物的提取分离方法包括:用体积浓度为90%的乙醇溶液渗漏提取3次;将浸膏溶液依次分别用相当于浸膏溶液等体积的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进行萃取,得正丁醇浸膏;经100‑200目的硅胶柱,以二氯甲烷‑甲醇溶液梯度洗脱后根据TLC检测结果选择合适的层析分离方式和洗脱溶液,得16种化合物。本发明对荞麦蜂花粉的主要成分的提取率高,能够有效地提取出荞麦蜂花粉的主要化合物,且一次性能分离出16种单体化合物,部分化合物极具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提取分离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荞麦蜂花粉提取物、提取分离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蜂花粉是蜜蜂从花粉源植物的花蕊中采集的花粉并加入自身腺体分泌的特殊物质,而后加工成的花粉球。人工收集蜂花粉主要是在蜂巢入口处用脱粉器对蜜蜂采集的花粉球进行收集。蜂花粉作为自然界有花植物的精华,既是植物遗传信息的主要传递物质,也是植物孕育新生命所需营养的主要来源,蜂花粉在蜜蜂活动中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既是蜜蜂酿制蜂粮、分泌蜂王浆的主要来源,也是蜜蜂制作蜂蜡的主要物质,更是蜜蜂繁衍后代的主要营养物的来源。
我国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相关记载和应用,并将“蒲黄”列为上品,“无毒,久服轻身,益气力延年”。在《本草纲目》中记载的松花即为松花粉,具有润心肺,益气,除风止血之功效;唐代孙思邈撰写的《千金、食治》中阐述了薄荷花粉“主避邪毒,除疲劳”;在《古今秘苑》中,记有李商隐的诗句“借问健身何物好,无心摇落玉花黄”,玉黄花即为玉米的花粉,可见我国用花粉保健治疗之早;宋《诸家本草》记载花粉可治“血气心腹痛,血运血淤,颠扑血闷”等。
作为营养成分最丰富的天然食品之一的蜂花粉,其脂肪含量低、蛋白质含量高,并且含有人体所需旳多种营养物质,素有营养素的浓缩体、完全的营养源、“全能营养品”等美誉。花粉也是重要的食品资源,成为了新世纪的营养源和保健食品,因而在世界多个国家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对蜂花粉的研究发现了很多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如黄酮类、萜类、酚酸类等。蜂花粉作为营养保健食品,目前国内外的研究大多数集中在进行水提取物、醇提取物的生物活性研究方面,还有一些学者集中的研究的是其中某一类化合物含量及生物活性上,例如黄酮、多糖、酚酸等,但是具体到单个化合物的研究的甚少,不清楚化学成分结构就不能很好的评价蜂花粉的营养和生物活性,这使蜂花粉的广泛应用受到了限制;其次,目前对于化学成分研究较为成熟的是油菜花蜂花粉,对于荞麦蜂花粉这类的单一蜂花粉的化学成分研究甚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对荞麦蜂花粉的主要成分的提取率高,能够有效地提取出荞麦蜂花粉的主要化合物,且一次性能分离出16种单体化合物,部分化合物极具应用前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荞麦蜂花粉提取物,包含以下组分:式①所示的木犀草素、式②所示的白藜芦醇、式③所示的山奈酚、式④所示的β-胡萝卜苷、式⑤所示的咖啡酸、式⑥所示的绿原酸、式⑦所示的芦丁、式⑧所示的麦角甾醇过氧化物、式⑨所示的普利醇、式⑩所示的2-β-D-glucopyranosyloxy-1-hydroxy-trideca-3,5,7,9,11-pentayne;式所示的α-D-Altp-OMe(N2-6)α-D-Glep-OMe;式所示的O-α-D-glucopyrano-syl-(1→4)-α-D-glucopyranosyl-(1→4)-α-D-glucopyranosyl-(1→2)-β-D-fructofu-ranoside、式所示的儿茶素、式所示的槲皮素、式所示的齐墩果酸、式所示的酪醇;
一种上述荞麦蜂花粉提取物的提取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荞麦蜂花粉用体积浓度为90%的乙醇溶液渗漏提取3次,每次浸泡48h后再开始渗漏,合并三次提取液并减压浓缩,得乙醇浸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大学,未经西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8469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