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立体培育高产水稻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83939.2 | 申请日: | 2018-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330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5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文梅 |
主分类号: | A01G22/22 | 分类号: | A01G22/22;A01G13/00;A01G25/00;A01C1/00;A01C1/08;A01C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800 浙江省宁波市北***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体 培育 高产 水稻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体培育高产水稻的方法是;创立立体高产水稻的生产现代化、自动化、高效化、立体化、高产化的新思想、新模式、新方法;通过选择创建立体培育高产水稻基地,使用经研发的高产杂交水稻的新品种,采用对种子的消毒、浸种、发芽催芽、播种、培育壮苗、插秧、分蘖、孕穗、抽穗、灌浆、结实的培育,肥、水管理和防治病虫害等工作,利用立体培育高产水稻的优势,运用“土、肥、水、种、密、保、管、工、时间、立体、环境、气候、日照、温度”的20字农业现代科学技术,把水稻亩产提高到一个创造世界的新水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属于一种农业粮食作物水稻种植的技术领域,其具体地说是一种立体培育高产 水稻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水稻,经过其从1965年至2016年,半个多世纪的对水稻的研发和杂交水稻应用 技术的推广;从当时在1965年水稻亩产的400多斤,增加到2016年的杂交水稻亩产2000多斤。
在杂交水稻的研发和应用技术的推广中,其存在的局限性是:只片面强调从667平方米 为一亩的平面杂交水稻的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忽视了在单位面积之上的立体,空间种植水 稻的高产研究。
当务之急的任务是要解放思想,大力发展科技水平,加快水稻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 创造培育出新的高产杂交水稻新品种,创立立体培育高产水稻的新技术新方法,实现高产水 稻的新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立体培育高产水稻的方法。
一、本发明的主要技术特征是:采用研发、创新杂交水稻高产新品种,利用杂交水稻的 生长优势,创新和创立:立体培育高产水稻现代的技术和方法;推广、应用立体培育高产水 稻的新技术新方法,创立我国成为世界水稻高产大国。
二、实现立体培育高产水稻的技术路线:解放思想,创立立体培育高产水稻的生产现代 化、自动化、高效化、立体化、高产化的新思路、新模式、新方法;
三、创立立体培育高产水稻的方法;用“土、肥、水、种、密、保、管、工、时间、立 体、环境、气候、日照、温度”的20字农业现代科学技术,把水稻亩产提高到一个创造世 界的新水平。
运用现代农业,水稻高产科技研究、开发手段,创新杂交水稻高产新品种,利用杂交水 稻的高产优势,创立立体培育高产水稻的生产现代化、自动化、高效化、立体化、高产化的 新思路、新模式、新方法,应用和推广立体培育高产水稻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实现立体高产 水稻亩产的新记录、新目标。
剖析平面超级杂交水稻创造的世界高产纪录案:
2017年10月,湘两优900,袁隆平及其团队,在河北省硅谷农科院超级杂交水稻示范 基地试种,全生育期139.8天,其株高平均为114.7厘米,稻穗平均长为24.1厘米,平面超级杂交水稻创造的世界高产纪录:1149.02公斤/亩。
参考数据:湘两优900,杂交水稻示范地试种:行距20厘米,株距20厘米,每平方米为25丛,(也有以行距13.2厘米,株距13.2厘米,每平方米栽植57.39丛;也有以行距19.8 8厘米,株距13.2厘米,每平方米栽植38.26丛;也有以行、株距23厘米-26.5厘米,每平 方米栽植14.24丛至18.90丛;)平均每丛13.724476穗,每穗平均粒数260.6粒,结实率 78.00%,千粒重24.7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两年分别为5.3,5.8,穗瘟损失率最高7 级;白叶枯病9级;褐飞虱9级,感稻瘟病,高杆白叶枯病,高感褐飞虱。2015年,在长江 中下游中灿迟熟组区域试种,平均亩产662.2公斤;2016的年连续试,平均亩产633.10公 斤。其米质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2级。
剖析上述案例计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文梅,未经王文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839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野生白芨训化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环氧树脂室温固化剂的制备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