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石墨烯的电力电缆用屏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83538.7 | 申请日: | 2018-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067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郭元;章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市元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08 | 分类号: | C08L23/08;C08K3/04;C08K5/375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苏友娟 |
地址: | 23836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屏蔽材料 电力电缆 石墨烯 复合抗氧化剂 重量份 制备 抗氧化性能 导电炭黑 抗氧化剂 热学性能 使用寿命 愈创树脂 白炭黑 交联剂 润滑剂 电学 树脂 力学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石墨烯的电力电缆用屏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电力电缆用屏蔽材料,按照重量份计,包括EVA树脂70‑85份、EEA树脂10‑15份、导电炭黑10‑15份、石墨烯1‑2份、润滑剂2‑3份、交联剂1‑2份、复合抗氧化剂0.5‑0.8份,所述的复合抗氧化剂,按照重量份计,包括抗氧化剂300 85份、VE3份、愈创树脂2份、白炭黑10份。本发明的屏蔽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电学、热学性能,尤其是屏蔽材料的抗氧化性能好,有效的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石墨烯的电力电缆用屏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缆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的发展,人们对电力需求与日俱增。电力电缆主要用于传输和分配电能的线缆,常用于地下电网、发电站与变电站的引出线路、水下输电线、工业企业的内部供电线路。屏蔽层在中高压电雞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导体与绝缘层提供了一层光滑的界面,减少了由表面粗糖的导体造成的应力集中对电缆绝缘层的破坏。半导电屏蔽料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缆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我国由于电缆研发起步较晚,在原材料水平、工业基础及技术水平上都与国际先进水平有着巨大的差异。因此,对具有优异性能的半导电屏蔽料进行研发迫在眉睫。申请公布号CN105131408A,发明名称:一种石墨烯半导体屏蔽料,由石墨烯纳米片及乙烯一醋酸乙烯酷制得,通过先配制分散均匀的石墨烯纳米片(GR)水溶液,搅拌下加入乙烯一醋酸乙烯酷(EVA)乳液,两者混合絮凝后,得到GR/EVA固体,用去离子水过滤冲洗至中性后真空冷冻干燥得GR/EVA母胶,通过双辊筒开炼机充分混合,加硫化剂处理后在平板硫化机上成型,获得石墨烯半导体屏蔽料。该发明的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能耗低,易于控制;制得的石墨烯半导体屏蔽料具有低密度、半导电性能优越、耐压高、抗张强度高、超光滑且耐水树,产品可作为中高压电力电缆的理想屏蔽材料。但是该发明中仅仅考虑到屏蔽作用,而没有考虑其他性能,导致其抗氧化性能不好,电缆容易老化,降低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石墨烯的电力电缆用屏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电力电缆用屏蔽材料添加抗氧化剂不合理,导致其其抗氧化性能不好,电缆容易老化,降低使用寿命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含石墨烯的电力电缆用屏蔽材料,按照重量份计,包括EVA树脂70-85份、EEA树脂10-15份、导电炭黑10-15份、石墨烯1-2份、润滑剂2-3份、交联剂1-2份、复合抗氧化剂0.5-0.8份,所述的复合抗氧化剂,按照重量份计,包括抗氧化剂300 85份、VE3份、愈创树脂2份、白炭黑10份。
进一步,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EVA树脂为醋酸乙烯(VA)含量为28-40份的EVA树脂。
进一步,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润滑剂为质量比1:2的KH-560和硬脂酰胺混合物。
进一步,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交联剂为交联剂DCP。
本发明的含石墨烯的电力电缆用屏蔽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导电炭黑、石墨烯研磨混合均匀得到混合导电填料;将混合导电填料、EVA树脂、EEA树脂、润滑剂、交联剂和复合抗氧化剂放入转矩流变仪中,在120-150℃的温度下进行共混,然后取出冷却共混物;
(2)将共混物在平板硫化机中,150-160℃热压成型,得到电力电缆用屏蔽材料。
进一步,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转矩流变仪的转速为60-70转,混合时间为8-12min。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市元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芜湖市元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835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