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桦褐孔菌养生茶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81845.1 | 申请日: | 2018-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903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彭;黄勇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化大医菌方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A61K36/815;A61P29/00;A61P1/14;A61P25/20;A61P7/10;A61P3/00;A61P9/00;A61P11/00;A61P37/02;A61P39/06;A61P3/02;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晟睿智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03 | 代理人: | 于淼 |
地址: | 134000 吉林省通化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桦褐孔菌 养生茶 桦褐孔菌提取物 松花粉提取物 蓝莓提取物 沙棘提取物 茯苓提取物 枸杞提取物 机体健康 机体吸收 多系统 提取物 配伍 制作 应用 搭配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桦褐孔菌养生茶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桦褐孔菌养生茶包括:桦褐孔菌提取物30~60份,桑葚提取物5~25份,松花粉提取物5~25份,沙棘提取物5~25份,枸杞提取物5~25份,茯苓提取物5~25份,蓝莓提取物5~25份。本发明各组分搭配合理、配伍科学、作用明确、营养丰富、平和爽口,且容易被机体吸收,对机体具有多方面、多系统调节作用,有利于促进机体健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健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桦褐孔菌养生茶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桦褐孔菌是一种在白桦树上多年生真菌,在偏于北部的寒温带气候森林均有分布。主要于俄罗斯的乌拉尔、西伯利亚,东欧的波兰,芬兰,日本的北海道,我国东北长白山、大兴安岭的北部也有分布。桦褐孔菌在俄罗斯、波作为民间常用茶饮原料已有多年。20世纪90年代后伴随着中俄交流,国内对其了解逐渐增多。桦褐孔菌具有调节代谢、调节免疫功能、改善消化系统及一定抗氧化作用,长期饮用对机体健康有益。
随着我国老年化社会的到来,以及现在社会中人们工作压力大,生活饮食不规律等,绝大部分现代人都处于亚健康状态,所以目前人们养生意识逐渐增强。养生茶是一种具有养生保健作用的茶饮,根据中医理论加入某些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天然食物,或具有滋补保健功能符合药食两用、食用标准成分,经制作而成。目前含有桦褐孔菌的对于养生保健有较好作用的保健茶还很少。
因此,提供一种具有养生保健作用的桦褐孔菌养生茶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养生保健作用的桦褐孔菌养生茶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桦褐孔菌养生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桦褐孔菌提取物30~60份,桑葚提取物5~25份,松花粉提取物5~25份,沙棘提取物5~25份,枸杞提取物5~25份,茯苓提取物5~25份,蓝莓提取物5~25份。
可选的,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桦褐孔菌提取物40~50份,桑葚提取物10~15份,松花粉提取物10~15份,沙棘提取物10~15份,枸杞提取物10~15份,茯苓提取物10~15份,蓝莓提取物10~15份。
可选的,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桦褐孔菌提取物45份,桑葚提取物12.5份,松花粉提取物12.5份,沙棘提取物12.5份,枸杞提取物12.5份,茯苓提取物12.5份,蓝莓提取物12.5份。
可选的,桦褐孔菌提取物占重量比为30%~50%。
可选的,桦褐孔菌养生茶为颗粒剂,颗粒的粒径小于等于1.18mm。
可选的,桦褐孔菌提取物,桑葚提取物,松花粉提取物,沙棘提取物,枸杞提取物,茯苓提取物和蓝莓提取物经湿法制粒工艺得到桦褐孔菌养生茶;湿法制粒工艺包括:
按比例称取桦褐孔菌提取物、桑葚提取物、沙棘提取物、枸杞提取物、茯苓提取物、蓝莓提取物和松花粉提取物进行混料,并加入60%浓度的乙醇进行混合;
制作桦褐孔菌养生茶的湿颗粒;
湿颗粒在热风循环烘箱中干燥形成桦褐孔菌养生茶的干颗粒,干燥温度80℃~100℃,干燥时间2h;
对干颗粒进行过筛处理。
可选的,桦褐孔菌提取物由桦褐孔菌粗品经回流提取、浓缩、烘干得到;
桑葚提取物由桑葚粗品经水煎、浓缩、烘干得到;
沙棘提取物由沙棘粗品经水煎、浓缩、烘干得到;
枸杞提取物由枸杞粗品经水煎、浓缩、烘干得到;
茯苓提取物由茯苓粗品经水煎、浓缩、烘干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化大医菌方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通化大医菌方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818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