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牙髓病变的盖髓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81803.8 | 申请日: | 2018-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597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6 |
发明(设计)人: | 邱东;李爱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6/836 | 分类号: | A61K6/836;A61K6/838;A61K6/80;A61K6/887;A61K6/20;A61K6/15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元同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5 | 代理人: | 刘元霞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治疗 牙髓 病变 盖髓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牙髓病变的盖髓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中的生物活性颗粒在口腔环境下释放PO43‑离子,促使Ca2+和PO43‑能够快速在材料表面沉积,使矿化层更快形成,其释放的金属离子和PO43‑能够起到中和作用,使材料在体液中具有稳定的pH值,提高其与牙髓细胞的相容性,促使牙髓细胞向成牙分化。牙齿盖髓剂根据其组分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使用方式,例如包括磷硅酸盐玻璃、磷硅酸盐陶瓷等生物活性颗粒和引发聚合的修复性材料复合后制备的牙齿盖髓剂经光引发聚合固化后覆盖在牙齿表面,诱导牙髓牙体组织的快速形成,用于牙髓病变治疗的目的;而包括固相粉末和液相的牙齿盖髓剂在制备得到后均匀地涂覆于牙髓表面即可实现治疗牙髓病变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牙科生物医用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牙髓病变的盖髓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牙齿龋坏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临床上按龋坏的程度可分为浅龋、中龋和深龋。对于浅龋和中龋可以通过银汞、玻璃离子水门汀和复合树脂充填等进行治疗,目前取得了比较满意的临床效果;而对于深龋,应最大程度的保存活髓,临床上主要通过盖髓术保存活髓,即将能够使牙髓病变恢复效应的材料覆盖在牙髓创面上,以消除病变,保护牙髓。
临床常用的盖髓剂有Ca(OH)2和MTA。其中,Ca(OH)2会使局部pH值升高,导致覆盖的牙髓组织变性坏死,形成牙本质桥,得到修复性的牙本质,但临床长期成功率不高。MTA是由多种亲水性氧化矿物质混合而成的一种灰色粉制剂,主要由铝酸三钙、硅酸三钙、三钙氧化物、硅酸盐氧化物构成,与水相遇后,MTA会形成一种胶样凝胶,pH显著升高,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封闭性,能够促进硬组织的再生,但其固化缓慢使得患牙在治疗数小时内无法承担咬合力,且其抗压强度差不能用于咬合功能区的修复。所以有必要针对现有问题,开发一种能够快速固化,并具有较高力学性能以及良好生物相容性的新型生物活性盖髓剂。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有生物活性颗粒的新型盖髓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其能够快速固化,快速形成矿化层、并促进牙髓细胞向成牙分化,同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够用于治疗由于龋齿引起的牙髓病变。
本发明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案是提供一种牙齿盖髓剂,所述牙齿盖髓剂包括生物活性颗粒和可引发聚合的修复性材料;所述可引发聚合的修复性材料以丙烯酸酯类单体为基体;
所述生物活性颗粒包括下述物质的一种或多种:
(1)磷硅酸盐生物活性玻璃及其衍生物;
(2)磷硅酸盐生物活性陶瓷及其衍生物;
(3)生物活性纳米粒子,所述生物活性纳米粒子为将胶体二氧化硅纳米粒子表面用含钙离子的化合物改性得到的粒子;
(4)磷酸钙、磷酸三钙、磷酸四钙、甘油磷酸钙、碳酸钙、羟基磷灰石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5)有机无机复合活性颗粒,所述有机无机复合活性颗粒选自两亲性的树莓状或中空有机无机复合活性颗粒;所述有机组分为丙烯酸酯类聚合物,所述无机组分为Si-O-Si网络,且还含有作为修饰体的钙;
(6)上述(1)~(4)中至少一种与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复合物。
进一步地,所述丙烯酸酯类单体包括双酚A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Bis-GMA)、二脲烷二甲基丙烯酸酯(UDMA)、二甲基丙烯酸三甘醇酯(TEGDMA)、羟乙基甲基丙烯酸甲酯、乙二醇二丙烯酸酯、1,3-丁二醇二水杨酸酯、丙烯酸等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818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