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锅炉受热面管异种钢焊缝所受弯曲载荷的护筒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981722.8 | 申请日: | 2018-08-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633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 发明(设计)人: | 范志东;李季;张志博;马翼超;牛坤;郭卫铨;刘承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2B37/24 | 分类号: | F22B37/24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护筒 异种钢焊缝 弯曲载荷 锅炉受热面 受热面管 限位装置 受热膨胀 支撑装置 异种钢 侧壁 管段 内壁 泄漏 受阻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锅炉受热面管异种钢焊缝所受弯曲载荷的护筒装置,包括用于套装在异种钢焊缝(5)处的护筒,以及套装在异种钢上的两个限位装置(2);其中,护筒位于两个限位装置(2)之间,使得异种钢焊缝(5)处于护筒的中部,该护筒的侧壁中开设有若干个热量传入孔(1),内壁上设置有若干支撑装置(3)。本发明提供的护筒装置,当受热面管受热膨胀局部受阻而遭受弯曲载荷时,护筒可确保其围绕的异种钢焊缝管段不承受弯曲载荷,弯曲载荷由护筒承受。即使护筒损坏,也不会引起受热面管的泄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站锅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低锅炉受热面中异种钢焊缝所受弯曲载荷的护筒装置。
背景技术
基于经济性考虑,电站锅炉高温受热面同一根管选材不以最高壁温为唯一标准,而是不同的温度区段上采用不同性能的金属材料;因此,在火电锅炉受热面管系中就会不可避免的出现为数较多的异种钢焊接管材。实践经验表明,异种钢焊缝在早期服役中经常开裂,远低于设计寿命,其中奥氏体不锈钢和非奥氏体不锈钢间的A/P型异种钢焊缝失效比例较大。
根据已有文献研究报道,A/P型异种钢焊缝多从焊缝外侧焊缝/非奥氏体钢熔合线处开裂,并沿熔合线开裂,主要原因为焊缝承受了较大的弯曲载荷。因此,有效降低异种钢焊缝所承受的弯曲载荷,可以有效的降低其失效分析。
综上所述,设计一种降低锅炉受热面管异种钢焊缝所受弯曲载荷的护筒装置,对于保证锅炉异种钢焊缝长期安全服役有重要意义,也具有较强的市场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降低锅炉受热面管异种钢焊缝所受弯曲载荷的护筒装置。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降低锅炉受热面管异种钢焊缝所受弯曲载荷的护筒装置,包括用于套装在异种钢焊缝处的护筒,以及套装在异种钢上的两个限位装置;其中,
护筒位于两个限位装置之间,使得异种钢焊缝处于护筒的中部,该护筒的侧壁中开设有若干个热量传入孔,内壁上设置有若干支撑装置。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护筒中部靠近异种钢焊缝处的侧壁上还开设有检查孔。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护筒的内壁与异种钢的间距大于异种钢焊缝高度3-5mm。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护筒与限位装置之间不接触,两者之间的间距为5-10mm。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护筒装置,当受热面管受热膨胀局部受阻而遭受弯曲载荷时,护筒可确保其围绕的异种钢焊缝管段不承受弯曲载荷,弯曲载荷由护筒承受。即使护筒损坏,也不会引起受热面管的泄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降低锅炉受热面管异种钢焊缝所受弯曲载荷的护筒装置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降低锅炉受热面管异种钢焊缝所受弯曲载荷的护筒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图1中的A处放大图。
图中:1-热量传入孔,2-限位装置,3-支撑装置,4-检查孔,5-异种钢焊缝。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出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降低锅炉受热面管异种钢焊缝所受弯曲载荷的护筒装置,包括用于套装在异种钢焊缝5处的护筒,以及套装在异种钢上的两个限位装置2;其中,护筒位于两个限位装置2之间,使得异种钢焊缝5处于护筒的中部,该护筒的侧壁中开设有若干个热量传入孔1,内壁上设置有若干支撑装置3。此外,护筒中部靠近异种钢焊缝5处的侧壁上还开设有检查孔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817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互联网的锅炉及运行此锅炉的方法
- 下一篇:多功能汇集式后燃烧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