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轴向防冲击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981693.5 | 申请日: | 2018-08-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8492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 发明(设计)人: | 张东林;任立新;王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F02C7/20 | 分类号: | F02C7/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信高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26 | 代理人: | 高原 |
| 地址: | 110015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球体 防冲击装置 固定座 转接体 轴向 方形通孔 摆杆 通孔 重锤 热膨胀 穿过 球心 发动机机匣 发动机支撑 底部连接 台架基座 应力集中 有效吸收 轴向冲击 摆动件 可吸收 热应力 轴向力 转动卡 铰接 申请 平衡 | ||
本申请属于发动机支撑结构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轴向防冲击装置,包括:转接体,顶部与发动机机匣连接;固定座,开设有方形通孔,所述固定座底部连接在台架基座上;球体环,开设有穿过球心的第一通孔,所述球体环转动卡滞在所述固定座的方形通孔内;摆动件,包括重锤与摆杆,所述摆杆的一端穿过所述球体环的第一通孔并与所述转接体的底部铰接;其中,所述转接体到所述球体环的距离小于所述球体环到所述重锤的距离。本申请的轴向防冲击装置,结构简单,在有效吸收轴向冲击的同时,还可吸收热膨胀,平衡了轴向力与热应力,解决了应力集中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发动机支撑结构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轴向防冲击装置。
背景技术
在燃气轮机主机的支撑系统结构中,通常采用主支撑两点和辅助支撑两点的两种结构形式。
形式一、主支撑上端铰接,下端刚性固定,发动机只可沿两主支点所连的中心线旋转,辅助支撑上、下端均铰接。在冲击作用时,主支撑可承受轴向、垂向、横向力,辅助支撑仅可承受垂向力,在热膨胀时,主支点固定,辅助支撑点可沿轴向及横向自由移动。缺点是:在轴向冲击时,只有主支撑可承力,辅助支撑不能承力,这样应力比较集中,容易造成局部应力过大的情况,影响使用寿命。
形式二、主支撑与形式一相同,辅助支撑为弹性板结构,上下均刚性固定,中部由多块相互平行的、垂直于发动机轴线的板组成。在冲击作用时,主、辅支撑均可承受轴向、垂向、横向力,在热膨胀时,主支点固定,辅助支撑点靠弹性板的变形吸收热膨胀产生的轴向应力。缺点是:在轴向冲击时,虽然主、辅支撑均可承力,但由于辅助支撑为弹性板结构,在轴向受力时易发生变形,承受轴向力能力差。
因此,希望有一种技术方案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轴向防冲击装置,以解决作为辅助支撑的辅助结构,不仅可以承受轴向冲击,还可以无应力的吸收轴向热膨胀,分摊轴向冲击力,降低主支撑的受力情况,提高使用寿命。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
本申请的是一种轴向防冲击装置,包括:
转接体,顶部与发动机机匣连接;
固定座,开设有方形通孔,所述固定座底部连接在台架基座上;
球体环,开设有穿过球心的第一通孔,所述球体环转动卡滞在所述固定座的方形通孔内;
摆动件,包括重锤与摆杆,所述摆杆的一端穿过所述球体环的第一通孔并与所述转接体的底部铰接;
其中,所述转接体底部到所述球体环的距离小于所述球体环到所述重锤的距离。
可选地,所述转接体顶部与发动机机匣通过螺栓连接。
可选地,所述转接体与所述摆杆之间通过销铰接在一起。
可选地,所述销穿过所述转接体上开设的第二通孔与所述摆杆上开设的第三通孔将所述转接体与所述摆杆铰接在一起。
可选地,所述销5的材质是高强度合金钢。
可选地,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台架基座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
可选地,所述螺栓有4个。
可选地,所述摆杆与所述球体环过渡配合。
可选地,所述重锤为方形块或球体。
可选地,所述摆杆与所述重锤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本申请至少存在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本申请的轴向防冲击装置,结构简单,在有效吸收轴向冲击的同时,还可吸收热膨胀,平衡了轴向力与热应力,解决了应力集中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未经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816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航空发动机失稳预测的主动防喘控制方法
- 下一篇:控温节气门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