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汽车控制器测试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980780.9 | 申请日: | 2018-08-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139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 发明(设计)人: | 王贤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安唯科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B23/02 | 分类号: | G05B2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6 | 代理人: | 魏秀莉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控制器 测试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控制器测试设备,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的上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以固定底座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在固定底座的上表面,第一固定板有侧面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外壁开设有通槽。该电动汽车控制器测试设备通过在暗槽的内部设置限位弹簧,能够使两块限位板在限位弹簧的作用下相互靠近,能够有效的对电动汽车控制器进行夹紧,避免检测时电动汽车控制器晃动导致检测无法顺利进行的情况发生,同时有效的避免固定装置将电动汽车控制器的外壁大面积遮挡,使检测人员能够更全面的对电动汽车控制器进行检测,有效地提升检测结果的全面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动汽车控制器测试设备。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由于对环境影响相对传统汽车较小,其前景被广泛看好,但当前技术尚不成熟,电动汽车的控制系统研发取得进展,需要在关键部件等方面取得突破,电池管理系统是电动汽车电控系统的重要零部件,国内很多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积极开展电池管理系统的研发工作,并取得较大进展,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高校和部分企业研制的电池管理系统,已经在国家多项示范项目及一汽、东风电动、长安、天津清源等企业中得到应用,积累了装车经验和实际运行数据,从总体上看,我国开发的电池管理系统达到了功能要求,但在功能的完备性、状态估计的准确性、工程应用的可靠性上与丰田、本田等企业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电动汽车控制器是电动汽车中尤为重要的零部件,所以必须保证电动汽车控制器的合格,现有的多数电动汽车控制器测试设备在测试往往对电动汽车控制器固定不稳影响检测的准确性,但是在将电动汽车控制器固定牢固后往往无法全面的对电动汽车控制器进行检测。
发明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控制器测试设备,解决了现有的多数电动汽车控制器测试设备在测试往往对电动汽车控制器固定不稳影响检测的准确性,但是在将电动汽车控制器固定牢固后往往无法全面的对电动汽车控制器进行检测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汽车控制器测试设备,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的上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以固定底座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在固定底座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固定板有侧面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外壁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夹紧板,所述夹紧板的左侧面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杆远离第一固定板的一端与固定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夹紧板的外壁开设有暗槽,所述暗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弹簧,所述限位弹簧的一端与暗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外壁与暗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限位板远离限位弹簧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竖杆,所述竖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夹紧板的外壁活动连接有电动汽车控制器,所述压板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橡胶垫块,所述橡胶垫块的外壁与电动汽车控制器的外壁活动连接,所述螺纹杆远离夹紧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螺纹杆的外壁活动连接有锁紧块,所述锁紧块的外壁开设有锁紧孔,所述锁紧孔的内壁与螺纹杆的外壁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相对面的外壁,所述固定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测试机,所述支架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插头,所述插头与测试机之间通过导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固定槽的内壁与轴承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的外壁与轴承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动汽车控制器的背离面与两个夹紧板相对面的外壁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暗槽的数量为八个,且每两个所述暗槽为一组对称开设在夹紧板背离面的外壁。
优选的,所述橡胶垫块的外壁开设有防滑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安唯科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安唯科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807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