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栀子油中角鲨烯前处理方法及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80030.1 | 申请日: | 2018-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609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聂毅;陈昂;郑双双;白敬端;海彬;张赛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中科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南阳泰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6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 代理人: | 孙诗雨;王红培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栀子 油中角鲨烯前 处理 方法 检测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栀子油中角鲨烯前处理方法及检测方法,以一定比例的甲醇、石油醚混合溶剂溶解栀子油,采用超声清洗机将混合溶液充分混匀,将混匀的溶液迅速进行多步温差处理。将多步温差法处理得到的溶液上清液进行过滤处理,将过滤后的上清溶液进行旋转蒸发处理,再用丙酮溶解旋转蒸发得到样品,最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对得到的溶液进行测定。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高效且环保;该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采用超声处理,样品分散更加均匀;采用多步温差法可以快速缩短样品的处理时间,同时也可以较为温和地处理样品,减少样品的损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油中有效成分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栀子油中角鲨烯前处理方法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栀子果油是一种从茜草科植物栀子的果食中提取的天然植物油。相对于其他植物油,栀子油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约占其脂肪酸含量的44%;此外,栀子油还含有丰富的角鲨烯。角鲨烯是一种开链三萜类化合物,最早源于鲨鱼肝脏,作为营养剂可以提高肝功能,同时兼具提升机体免疫力、抗氧化、抗衰老等保健功效,是一种具有高附加值的食用油。
目前,现有的植物油角鲨烯检测多采用国家粮食局发布的行业标准方法(LS/T6120-2017),该方法的实施过程包括皂化反应、反复萃取、多次洗涤、氮吹浓缩等步骤,该检测方法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1)操作复杂繁琐:需要控制皂化反应,如果皂化反应不完全,会引入油脂杂质;2)耗费较多时间:皂化反应和多步萃取以及多次洗涤步骤较为耗时;3)造成角鲨烯损失:反复萃取过程会造成角鲨烯损失;4)污染环境且成本较高。
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超声方法,利用超声的空化效应能够将样品温和地充分混匀,后续采用多步温差处理法,能够快速、稳定除去样品中的饱和及不饱和脂肪酸,提供了一种省时、简便、有效的检测栀子油中角鲨烯含量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快速、简便、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成本低的栀子油中角鲨烯样品制备及检测方法。
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栀子油中角鲨烯前处理方法,步骤如下:
(1)将栀子油用混合溶剂溶解,并利用超声混合均匀;
(2)将步骤(1)混合溶液采用多步温度处理,液氮处理样品5-10min,常温处理样品10-20min,4℃处理样品5-10min,-20℃处理样品20min;
(3)将步骤(2)处理后的溶液进行过滤,滤液进行旋转蒸发处理,得到样品;
(4)将步骤(3)的样品利用丙酮复溶,然后过滤,得到角鲨烯处理液。
所述步骤(1)中的混合溶剂为甲醇和石油醚,混合溶剂中甲醇所占体积比为50%-80%,栀子油和混合溶剂按照1:40的料液比(g/ mL)混合。
所述步骤(1)中超声混合的功率为800-1000W,超声时间为2-5min;超声反应的空化作用可以快速地使样品均匀分散在两相中。
所述步骤(3)中采用过滤或离心的方式进行过滤,旋转蒸发的温度为30-60℃,真空度为0.08~0.09MPa,时间为5-10min。
所述步骤(4)中采用0.22μm的滤膜进行过滤。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栀子油中角鲨烯含量进行测定。
所述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检测条件为:色谱柱为Waters symmetry C18 5µm,流动相为乙腈,流速为2mL/min,柱温度为30±5℃,进样量为10µL,检测波长为195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中科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南阳泰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郑州中科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南阳泰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800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