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扩散PC/PCTG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79985.5 | 申请日: | 2018-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659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龙;邓锦辉;伍耀伦;温伟能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信隆工程塑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9/00 | 分类号: | C08L69/00;C08L67/02;C08L83/10;C08K13/02;C08K5/134;C08K5/20;C08K5/5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扩散 复合材料 加工成型 制备 紫外线吸收剂 酯交换抑制剂 低温增韧剂 光扩散剂 抗氧剂 耐高温 润滑剂 重量份 改性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光扩散PC/PCTG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光扩散PC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PC树脂50~90份,PCTG 5~40份,低温增韧剂5~10份,光扩散剂0.5~5份,抗氧剂0.2~0.5份,紫外线吸收剂0.1~0.5份,润滑剂0.1~0.5份,酯交换抑制剂0.4~0.6份。本发明通过PCTG对PC进行改性,克服了PC流动性差、不易加工成型的缺点,使得光扩散PC/PCTG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流动性、易于加工成型,且具有耐高温、机械强度高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扩散PC/PCTG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光扩散PC复合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当前社会都在大力倡导低碳、环保、节能,而节能灯就是其中一种重要产品;目前发达国家的节能灯应用非常普遍,我国也正在大力推广,所以节能灯罩材料的需求也非常巨大。LED是一种高效的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半导体器件,具有体积小、耗能低、高发光的特点,因此在各种领域内开始替代传统的光源。LED属于点光源,并且光强度高,使用普通玻璃或者透明树脂会损伤人的眼睛。
光扩散材料是通过在树脂中添加光扩散剂,由于光扩散剂成球形,均匀分散在基材树脂中,形成海岛结构,基材树脂和光扩散剂的折光指数不同,光线在光扩散剂表面类似镜面反射,经过多次反射,达到光扩散的效果。
Pc(聚碳酸酯)作为一种高强度、高透光率的热塑性树脂材料,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光扩散灯罩材料,但也存在一些弱点,比如说耐化学品性能差、不耐油和酸碱等,改善PC耐化学品性能最常见的方式是加入PET、ABS、PETG、PBT等耐油性较好的聚合物材料,但PET、PBT、ABS等材料会影响PC的透明性,PETG对材料的热变形影响比较大。
由于我国地域广阔,LED灯经常暴露于极为苛刻的环境下,对所使用的材料提出了极为严格的要求,尤其是LED灯不仅要满足电气安全性能,还要满足耐摔、耐碰等机械性能,同时还要具备优良的外观、耐老化和耐紫外等性能,更为重要的是不仅要满足南方比较温和的使用环境,又要满足东北地区极低温的使用环境。
目前对于聚碳酸酯的低温改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如中国专利“耐低温抗冲阻燃改性PC复合材料”(公开号为CN104419184A)采用橡胶型氯化聚乙烯,又如中国专利“充电枪外壳用耐低温耐湿热阻燃PC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公开号为CN108047679A)采用硅-丙烯酸型AS包覆的核壳结构,再如中国专利“一种耐高低温耐水解的PC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公开号为CN108017894A)采用TPU聚酯型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改善PC低温性。上述这些方法都会影响光扩散复合材料的透明度。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耐油性、耐化学品、耐低温性能优良的光扩散PC/PCTG复合材料。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光扩散PC/PCTG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一种光扩散PC/PCTG复合材料,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PC树脂50~90份,PCTG 5~40份,低温增韧剂5~10份,光扩散剂0.5~5份,抗氧剂0.2~0.5份,紫外线吸收剂0.1~0.5份,润滑剂0.1~0.5份,酯交换抑制剂0.4~0.6份。
作为改进,所述的PC树脂为高透明的双酚A型透明聚碳酸酯,数均分子量为1.8-3万,收缩率为0.5-0.7%,比重为1.18-1.2,其透光率≥86%。
作为改进,所述的低温增韧剂为聚硅氧烷和聚碳酸酯共聚物,熔指为1,硅含量为20%。
作为改进,所述的光扩散剂为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有机硅类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任意比例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的折射率1.54,比重1.1,粒径为1-5微米;所述有机硅类的折射率为1.43,比重为1.3,粒径为0.5-2微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信隆工程塑料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信隆工程塑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799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