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撞缓冲装置及防撞缓冲车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79563.8 | 申请日: | 2018-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176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黄科;周保君;曹杨军;钟波;褚凌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乾行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18 | 分类号: | B60R19/18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凤***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撞缓冲装置 蜂窝芯 安装板 导向管 防撞 壳体 缓冲机构 防撞板 缓冲车 缓冲 车体 吸能 变形 体内 可拆卸连接 车辆碰撞 动能转换 结构简化 紧固连接 有效地 维修 溃缩 伸入 穿过 延伸 吸收 配合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撞缓冲装置,包括用于连接车体的安装板,以及用于吸收车辆碰撞时所产生能量的防撞缓冲机构,防撞缓冲机构包括与安装板可拆卸连接的壳体,容置于壳体内的蜂窝芯组,一端伸入壳体内且可穿过蜂窝芯组和安装板的导向管,以及与导向管另一端紧固连接的防撞板;另外,还提供了一种防撞缓冲车,包括车体和防撞缓冲装置。本发明采用了壳体、蜂窝芯组、导向管、防撞板与安装板配合,简化了防撞缓冲装置的结构,通过壳体和蜂窝芯组沿导向管的延伸方向溃缩变形将碰撞动能转换成变形能,实现吸能缓冲,维修时只需将损坏的壳体和蜂窝芯组更换即可,从而有效地解决了防撞缓冲装置无法兼顾缓冲吸能效果好、结构简化及维修便捷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防撞缓冲设备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防撞缓冲装置及防撞缓冲车。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道路施工建设也随之增加,为了减少交通事故带来的意外伤害,最大程度上保障人身和财产的安全,防撞缓冲车应运而生。防撞缓冲车主要应用于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高架路、立交桥等道路的移动检修作业、临时性道路施工以及交通事故处理抢险现场中,目的在于保护施工或抢险现场人员、施工设备免受周围交通危险,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同时也可以大大降低肇事者车辆的人员伤亡的程度。
目前,防撞缓冲车一般包括防撞缓冲装置,该防撞缓冲装置要么是由多根钢梁围合形成的框架,其缓冲稳定性差,吸能效果差;要么是由多个相互独立的缓冲块配合联动机构组成,其结构复杂,维修困难,维养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撞缓冲装置及防撞缓冲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防撞缓冲车无法兼顾缓冲吸能效果好、结构简化及维修便捷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用于防撞缓冲车的防撞缓冲装置,包括用于连接车体的安装板,以及用于吸收车辆碰撞时所产生能量的防撞缓冲机构,所述防撞缓冲机构包括与所述安装板可拆卸连接的壳体,容置于所述壳体内的蜂窝芯组,一端伸入所述壳体内且可穿过所述蜂窝芯组和所述安装板的导向管,以及与所述导向管另一端紧固连接的防撞板。
进一步地,所述蜂窝芯组包括靠近于所述防撞板所在侧的第一级蜂窝芯,靠近于所述安装板所在侧且与所述第一级蜂窝芯间隔设置的第二级蜂窝芯,以及设于所述第一级蜂窝芯与所述第二级蜂窝芯间隔处的隔板,所述隔板连接所述第一级蜂窝芯和所述第二级蜂窝芯,所述第一级蜂窝芯的比模量小于所述第二级蜂窝芯的比模量。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级蜂窝芯包括至少二蜂窝芯分体,相邻二所述蜂窝芯分体之间连接有所述隔板。
进一步地,从所述第一级蜂窝芯所在侧向所述安装板所在侧分布的至少二所述蜂窝芯分体的比模量逐一增强。
进一步地,所述防撞缓冲装置包括间隔设置的二导向管,所述导向管包括第一导向管体,以及与所述第一导向管体套接的第二导向管体,所述第一导向管体的一端与所述防撞板紧固连接,所述第一导向管体的另一端伸入所述第二导向管体的管腔内。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管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导向管体和所述第二导向管体的剪切螺钉。
进一步地,所述防撞板上设有警示指引标识。
进一步地,所述防撞板上设有分布于所述警示指引标识相对两侧的至少二指示灯。
本发明提供的防撞缓冲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了壳体、蜂窝芯组、导向管、防撞板与安装板配合,简化了防撞缓冲装置的结构,通过防撞板直接承受撞击并且将撞击所产生的动能传导给壳体和蜂窝芯组,壳体和蜂窝芯组通过沿导向管的延伸方向溃缩变形将该动能转换成变形能,实现吸能缓冲,而且由于壳体和蜂窝芯组与安装板可拆卸连接,维修时只需将损坏的壳体和蜂窝芯组更换即可,无需将防撞缓冲装置整体更换,提高了维修效率,从而有效地解决了防撞缓冲装置无法兼顾缓冲吸能效果好、结构简化及维修便捷的技术问题,保证了防撞缓冲装置的吸能缓冲效果,大大降低了防撞缓冲装置生产和维养的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乾行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乾行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795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T字弧形防撞梁及其液压成形工艺
- 下一篇:汽车前防撞钢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