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连接器间歇失效机理研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79059.8 | 申请日: | 2018-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429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邓冠前;郝桂友;吕瑛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96901部队22分队 |
主分类号: | G01R31/04 | 分类号: | G01R3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李鑫 |
地址: | 10009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连接器 失效机理 故障原因 关键特征 环境应力 间歇故障 失效分析 试验系统 试验 故障诊断领域 梳理 敏感性分析 典型故障 故障影响 接触电阻 研究对象 断路 瞬态 研究 分析 制定 监测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间歇失效机理研究方法,属于电连接器故障诊断领域,包括如下步骤:确定研究对象;梳理电连接器间歇故障模式;分析故障影响因素和故障原因;通过敏感性分析,找出主要环境应力和关键特征参数;搭建试验系统,制定试验方案;开展试验,对电连接器接触电阻和瞬态断路进行监测;对电连接器间歇故障进行失效分析,开展失效机理研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采用该方法便于梳理出典型故障模式,准确找出故障原因,选出主要环境应力和关键特征参数,指导如何搭建电连接器间歇失效激励试验系统、制定试验方案、失效分析步骤,从而为深入分析电连接器间歇失效机理奠定了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连接器失效机理研究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电连接器间歇失效机理研究方法,属于电连接器故障诊断领域。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是一种重要部件,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通信等领域,用于实现电信号的传输和控制以及电子与电气设备之间的电连接,其可靠性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安全与稳定。因此,国内外对其可靠性非常关注。为了提高电连接器的可靠性,美国从二战时期就开始对电连接器的设计、制造和试验规范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制订了美军标MIL-STD-1344“电连接器可靠性试验方法”用于指导电连接器可靠性试验,采用热循环或机械应力等单应力开展试验来研究其可靠性,通过质保体系来保证其可靠性,并建立电连接器接触可靠性模型,定量评估电连接器在不同环境应力下的可靠性。日本、前苏联、法国和德国等国家也在上世纪60年代开始,通过开展可靠性试验、可靠性模型、失效机理层面等研究了电连接器的可靠性问题。国内方面,我国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电连接器可靠性试验研究,并于2006年制订并颁布了GJB/Z108A“电子装备非工作状态可靠性预计手册”,GJB1217A“电连接器试验方法”。另外,浙江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工信部电子五所、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北航、哈工大、北邮、河北工业大学等单位研究了电连接器可靠性与寿命模型、故障模式、检测方法等。
然而,由于电连接器属于接插件,插头与插座之间在外力作用下存在一定的相对运动(蠕动),且电连接器通常为非密封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尤其是在野外机动运输过程中,其性能容易受到温度、湿度、振动、冲击,以及尘土和盐雾等环境应力的影响,从而出现(电气、绝缘)接触不良等间歇失效。目前,国内外针对电连接器间歇失效的研究相对较少。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蔡珍等人通过构建自适应滑模观测器对航空电连接器间歇性失效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失效机理研究是其检测与诊断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在深入分析其失效机理,才能避免检测和诊断的盲目性。目前,在电连接器间歇失效机理研究几乎处于空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间歇失效机理研究方法,为开展电连接器间歇故障检测与诊断提供技术支撑。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电连接器间歇失效机理研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取典型的电连接器,确定研究对象。
步骤二,收集电连接器故障数据,梳理电连接器的间歇故障模式。
步骤三,分析引发电连接器间歇故障的影响因素。
步骤四,根据现场失效数据,分析电连接器间歇失效原因。
步骤五,根据电连接器间歇失效原因,对环境与工作应力进行敏感性分析,找出引发故障的主要应力和关键特征参数。
步骤六,依据找出的故障应力,搭建电连接器间歇失效激励试验系统。
步骤七,制定电连接器间歇失效试验方案。
步骤八,开展电连接器间歇失效激励试验,对电连接器接触电阻和瞬态断路进行监测。
步骤九,重新插拔,检查故障是否消失,如故障状态保持不变,则为永久故障,反之为间歇故障。
步骤十,对于电连接器间歇故障进行失效分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96901部队22分队,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96901部队22分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790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