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氧化硅@P-A-β-CD/NIPAM吸附介质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978271.2 | 申请日: | 2018-08-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251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 发明(设计)人: | 郭治安;赵景婵;刘玉锋;陈晓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J20/26 | 分类号: | B01J20/26;B01J20/28;B01J20/30;B01D15/08;C08F292/00;C08F220/54;C08F251/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亿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220 | 代理人: | 熊雁 |
| 地址: | 710127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氧化硅 cd nipam 吸附 介质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1.一种固相微萃取柱,其特征在于:包括萃取柱管31、滤片21、螺帽11,在所述萃取柱管31的上下两端中心位置分别对称设置有凸起51,凸起51上设置有滤片21;所述螺帽11的中心位置轴向设置有通孔;所述凸起51伸入通孔与螺帽11的一端通过螺纹结构连接,所述螺帽11的另一端通过螺纹结构与螺帽接头41相连,且所述滤片21与螺帽接头41相抵,螺帽接头41上连接有peek管61;所述萃取柱管31、凸起51、螺帽接头41均为中空结构,且所述萃取柱管31、凸起51、螺帽接头41的中空结构相连通形成萃取通道,两个peek管61通过萃取通道相连通;
所述萃取柱管31内部填充有温敏吸附介质,所述温敏吸附介质采用SiO2@P-A-β-CD/NIPAM吸附介质,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1)合成丙烯酰环糊精功能单体;
(2)用KH570对SiO2进行硅烷化,得到硅烷化的SiO2;
(3)合成SiO2@P-A-β-CD/NIPAM吸附介质:将0.3-0.8g硅烷化的SiO2分散在20mL干燥的DMF中,加入20-30mg偶氮二异丁腈,在N2氛围中,60-80℃的条件下,向其中逐滴加入1-6mmol 异丙基丙烯酰胺和浓度为0.05mol/L 的丙烯酰环糊精功能单体的DMF溶液20mL,加入完毕后,搅拌24-48h,然后离心,将离心得到的沉淀用蒸馏水和甲醇交替洗涤5次,将沉淀在50℃真空干燥2天,即得到SiO2@P-A-β-CD/NIPAM吸附介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固相微萃取柱,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采用KH570对SiO2进行硅烷化的具体操作如下:
(2a)将4g SiO2浸泡在质量浓度10%的盐酸溶液中,在110℃下活化12h,过滤,将得到的滤渣用蒸馏水洗涤至中性,然后在50℃下真空干燥2天,得到活化的SiO2;
(2b)将2-5g活化的SiO2分散于15-20mL干燥的甲苯中,在N2氛围中,向其中逐滴加入体积浓度为14%的KH570的甲苯溶液20-25mL,回流冷凝,在110℃下搅拌36h,然后离心,将离心得到的沉淀用甲苯、甲醇交替洗涤5次,在50℃下真空干燥3天,得到硅烷化的SiO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固相微萃取柱,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合成丙烯酰环糊精功能单体的步骤具体如下:
(1a)将5mmol β-环糊精加入到20mL干燥的DMF中,然后加入20mmol 三乙胺,在冰水浴中搅拌;
(1b)将20mmol 丙烯酰氯加入到20mL干燥的DMF中;
(1c)在N2氛围中,将步骤(1b)得到的溶液逐滴加入步骤(1a)得到的溶液中,加入完毕后,在冰水浴中搅拌反应24h,然后过滤,将滤液在足量丙酮中沉淀,重复3次,得到白色沉淀,在20℃下真空干燥3天,得到丙烯酰环糊精功能单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固相微萃取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萃取柱管31、螺帽11均为正六棱柱,所述正六棱柱的内切圆直径为1-2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固相微萃取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萃取柱管31的高度为2厘米、螺帽11的高度为2厘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固相微萃取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萃取柱管31、螺帽11、螺帽接头41均采用不锈钢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固相微萃取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片21采用烧结不锈钢材料,所述凸起51采用聚酰亚胺材料。
8.权利要求1所述固相微萃取柱的应用,其特征在于:使用所述固相微萃取柱对检测样品进行富集,采用固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联用仪进行在线检测,来检测水中的酚类物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大学,未经西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7827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