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接近与光线传感器的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78051.X | 申请日: | 2018-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511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杨维琴;俞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725 | 分类号: | H04M1/725;H04W52/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刘文求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近 光线 传感器 控制 方法 移动 终端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接近与光线传感器的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包括预先设置接近传感器与光线传感器的工作状态及与所述工作状态对应的操作参数;检测移动终端中处于运行状态的应用,获取需要启用接近传感器和/或光线传感器的目标应用;所述接近传感器与光线传感器根据所述目标应用的需要,设置所述工作状态对应的操作参数,并按照所述操作参数进行工作。本发明通过只开启目标应用所需要的传感器的方式,使得移动终端不必总是同时开启接近传感器与光线传感器,精准的调整接近与光线传感器的工作状态,有效避免接近与光线传感器中不必要的功能被开启,有效避免了移动终端不必要的能量消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传感器控制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接近与光线传感器的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移动终端普遍使用了接近传感器来检测屏幕是否与物体靠近,以在打电话时可以关闭屏幕;同时也使用了光线传感器以检测移动终端周边环境的光线亮度,并根据该亮度调节屏幕的亮度。由于移动终端的器件分布紧密,空间有限,在移动终端中使用的接近传感器与光线传感器均是一体的。并采用光电式接近传感器,发光二极管(或半导体激光管)的光束轴线和光电三极管的轴线在一个平面上,并成一定的夹角,两轴线在传感器前方交于一点。
当被检测物体表面接近交点时,发光二极管的反射光被光电三极管接收,产生电信号。当物体远离交点时,反射区不在光电三极管的视角内,检测电路没有输出。一般情况下,送给发光二极管的程序电流并不是直流电流,而是一定频率的交变电流,这样,接收电路得到的也是同频率的交变信号。如果对接收来的信号进行滤波,只允许同频率的信号通过,可以有效地防止其他杂光的干扰,并可以提高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强度。同时也利用光电三极管来接收环境光线以判断移动终端周边的亮度。
在现有技术中,上述接近传感器与光线传感器,在不同的状态下有可能只需要接近传感器工作,比如打电话的时候,有可能只需要光线传感器工作,比如玩游戏的时候,有可能需要接近传感器与光线传感器都工作,比如视频电话的时候。而在现有技术中不管是什么状态,移动终端均是将接近传感器与光线传感器同时开启的,而这将会在不同的状态下耗费一定多余的能量,并易产生误检测。
因此,现有技术中存在缺陷,有待改进与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接近与光线传感器的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移动终端总是同时开启接近传感器与光线传感器,额外耗能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接近与光线传感器控制方法,其包括:
预先设置接近传感器与光线传感器的工作状态及与所述工作状态对应的操作参数;
检测移动终端中处于运行状态的应用,获取需要启用接近传感器和/或光线传感器的目标应用;
所述接近传感器与光线传感器根据所述目标应用的需要,设置所述工作状态对应的操作参数,并按照所述操作参数进行工作。
进一步地,所述工作状态包括第一状态、第二状态和第三状态;所述第一状态为接近传感器处于运行状态,光线传感器处于未运行状态;所述第二状态为接近传感器处于未运行状态,光线传感器处于运行状态;所述第三状态为接近传感器与光线传感器均处于运行状态;所述操作参数为打开或关闭。
进一步地,所述接近传感器与光线传感器根据所述目标应用的需要,设置所述工作状态对应的操作参数,并按照所述操作参数进行工作具体包括:
当所述目标应用只需要启用接近传感器时,将第一状态的操作参数设置为打开,并选择第一状态进行工作;
当所述目标应用只需要启用光线传感器时,将第二状态的操作参数设置为打开,并选择第二状态进行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7805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