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酸酐自烧结的生物可吸收导电油墨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77698.0 | 申请日: | 2018-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814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黄显;李佳蒙;徐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D11/52 | 分类号: | C09D11/52;C09D11/03;C09D11/033;C09D11/38;C09D11/30;C09D11/3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李坤 |
地址: | 300072 天津市南开区卫***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金属粉 生物可吸收 导电油墨 增稠溶液 烧结 分散剂 磁力搅拌 溶剂 滴入 制备 活化剂粉末 二氯甲烷 分散纳米 无水甲醇 乙酸丁酯 沉降 干试剂 活化剂 金属粉 可吸收 乙二醇 增稠剂 粘稠度 瞬态 油墨 配制 团聚 | ||
1.一种基于酸酐自烧结的生物可吸收导电油墨,包括:
纳米金属粉,其金属粉颗粒直径为40~100nm,可实现生物体瞬态可吸收;
增稠溶液,用于增加油墨的粘稠度;
分散剂,用于分散纳米金属粉的颗粒;
活化剂,用于防止所述纳米金属粉在溶剂中团聚沉降;以及
酸酐,用于实现生物可吸收导电油墨的自烧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油墨,其中,所述纳米金属粉包括:纳米锌粉、纳米镁粉或纳米钼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油墨,其中,所述增稠溶液包括:二氯甲烷和聚乙二醇-20000的混合溶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油墨,其中,所述分散剂包括:无水甲醇、乙酸丁酯和乙二醇,所述无水甲醇、乙酸丁酯和乙二醇三者的质量比为2∶2∶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油墨,其中,所述活化剂包括:聚乙烯吡咯烷酮或十二烷基磺酸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油墨,其中,所述增稠溶液和分散剂的质量比为1∶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油墨,其中,所述酸酐包括:丙酸酐、三氟乙酸酐。
8.一种基于酸酐自烧结的生物可吸收导电油墨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上述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导电油墨,包括:
步骤A:将增稠剂缓慢倒入二氯甲烷的超干溶剂中,并通过磁力搅拌至溶液完全澄清制得增稠溶液;
步骤B:取无水甲醇、乙酸丁酯和乙二醇的超干试剂放于烧杯中,放入磁子,磁力搅拌至溶剂混合完全制得分散剂;
步骤C:加入活化剂粉末至步骤B所配制好的分散剂中,磁力搅拌至粉末完全溶解;
步骤D:取步骤A所配制好的增稠溶液滴入步骤C所混合好的溶液中,磁力搅拌均匀;
步骤E:选取步骤D所配制好的溶液置于另一个烧杯中,加入磁子,在磁力搅拌状态下缓慢加入瞬态可吸收纳米金属粉,磁力搅拌均匀,制得生物可吸收导电油墨;以及
步骤F:在步骤E所制备好的导电油墨中滴入酸酐,磁力搅拌均匀,制得基于酸酐自烧结的生物可吸收导电油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E中所选取的经步骤D所配置好的溶液与所加入纳米金属粉的质量比为3∶7。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F中所加入的酸酐质量为步骤E所加入纳米金属粉质量的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7769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