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粘度环保型片状柔软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77561.5 | 申请日: | 2018-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221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2 |
发明(设计)人: | 杨振;朱建华;毛宝萍;施旭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润禾高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3/00 | 分类号: | D06M13/00;D06M13/368;D06M13/332;D06M13/188;D06M13/165;D06M15/53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昊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83 | 代理人: | 何碧珩 |
地址: | 315602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片状柔软剂 低粘度 环保型 制备 柔软剂 羟乙基乙二胺 二乙烯三胺 环境友好型 二乙醇胺 三乙醇胺 重量份数 冰醋酸 降粘剂 氢化油 消泡剂 阴离子 耐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粘度环保型片状柔软剂,该柔软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氢化油82‑90份、二乙醇胺1‑4份、三乙醇胺1‑3份、二乙烯三胺3‑6份、冰醋酸2‑3份、降粘剂1‑2份、消泡剂0.1‑0.3份。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低粘度环保型片状柔软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方法制得的柔软剂粘度小、泡沫低,耐盐/碱及阴离子稳定性也得到提升,并且不含有羟乙基乙二胺,属于环境友好型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低粘度环保型片状柔软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柔软剂是纺织印染加工后整理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赋予纺织品优异的触感,提升纺织品的附加值。片状柔软剂是柔软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用量少,储藏稳定,不易发霉,可节约运输费,降低成本。
在实际生产应用过程中,片状柔软剂需要用水溶化后备用,片状柔软剂是否环保、水溶性情况、泡沫情况、耐碱/盐及阴离子稳定性、粘度及其变化情况是评估其品质好坏的重要指标。不环保,存在难以生物降解组分,易对水体造成污染,影响人类健康;水溶性差,影响纺织印染加工企业能耗及效率;泡沫多、耐酸碱盐及阴离子稳定性差,易在纺织品上产生“软斑”或者“色点”;粘度大并且在备用过程中持续增长,难以通过管路系统输送至料槽内使用,同时影响与其它柔软剂的复配均匀度及稳定性。
目前市场上存在的片状柔软剂,大多含有不环保组分-羟乙基乙二胺,泡沫较多、耐碱/盐及阴离子稳定性差,用水溶化后粘度较大,并且在储存备用的过程中粘度持续增大直至出现分层的情况。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低粘度环保型片状柔软剂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低粘度环保型片状柔软剂,该柔软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氢化油82-90份、二乙醇胺1-4份、三乙醇胺1-3份、二乙烯三胺3-6份、冰醋酸2-3份、降粘剂1-2份、消泡剂0.1-0.3份。
作为优选,一种低粘度环保型片状柔软剂,该柔软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氢化油85-90份、二乙醇胺1.5-3.5份、三乙醇胺1-2.5份、二乙烯三胺3-5份、冰醋酸2.5-3份、降粘剂1.5-2份、消泡剂0.2-0.3份。此配比原料可以确保物料的反应充分性和产品的综合性能。
作为优选,氢化油为极度氢化油。
作为优选,采用醇醚型表面活性剂作为降粘剂,包括但不限于AEO-80,AS-80,AT-80等高EO(聚氧乙烯基)数的醇醚型产品。
作为优选,消泡剂为聚醚型消泡剂,包括但不限于GP型、GPE型等。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低粘度环保型片状柔软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用于制备上述柔软剂,包括以下步骤:
(1)将氢化油加入到反应容器中,真空条件下,升温至90-100℃进行融化;
(2)待反应容器内物料融化至完全透明后,停止抽真空,充氮气保护,进行搅拌,搅拌速度80-90r/min,将二乙醇胺、三乙醇胺依次加入反应釜中,升温至110-115℃,加入二乙烯三胺;
(3)升温至140-150℃,保温反应3.5-4.5h,然后降温至85-90℃,加入冰醋酸,保温85-90℃,反应30-50min;
(4)依次加入降粘剂、消泡剂,并将搅拌速度升至95-100r/min,保温85-90℃,反应30-40min;
(5)控制反应容器内温度85-90℃,放料,切片机进行切片,得到低粘度环保型片状柔软剂。
作为优选,步骤(1)中真空度为-0.09MPa。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润禾高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润禾高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775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