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加工连线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77472.0 | 申请日: | 2018-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837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吴大伟;王黎;陈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联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F7/20 | 分类号: | G03F7/20;G03F7/16;B06B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麦小婵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工 连线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加工连线方法,包括步骤:在振元电极表面旋涂光刻胶,形成绝缘隔离层;通过曝光机,采用四面反射镜,对所述振元电极进行掩膜曝光处理,并在曝光后进行显影处理,在所述绝缘隔离层上开出连接窗口;在所述绝缘隔离层上溅射导电层,并进行掩膜曝光处理,形成连接线路。通过采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微加工连线方法,能够将超声面阵振元连接做得非常小,可靠性很高,该方法非常适合运用于高频超声面阵振元连接中,且充分体现了高频超声换能器的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微加工连线方法。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超声列阵的振元电极连接柔性电路,都是通过环氧树脂和振元对准粘结起来的。这种连接方法广泛的运用在中低频超声换能器阵列中,体现出容易制造、弯折性能好的、连接密度高的优点。但是这项技术运用在高频超声面阵中的时候,就存在无法忽视的不足:第一,在粘结的过程中,树脂的厚度因为过厚,直接影响到了高频超声换能器的性能。第二,高频面阵振元尺寸小、振元数量多,柔性电路与振元间的对准粘合非常困难。所以这种广泛运用于中低频超声换能器阵列中的粘结方法,并不适合高频超声换能器。
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CN201510736310提供了一种微加工方法,在硅片表面形成一个容纳导线的槽,槽的形状为V形、梯形、U形、弧形、方形或其组合的凹槽、凹坑或者通孔,然后再在其上制作金属电极,从而实现百微米到毫米量级导线的直接引出结构。该专利通过提供一种芯片上的引出结构,增大焊接的面积,以此达到提高芯片和导线焊接牢固度的效果,但是该技术也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第一,会将原有装置复杂化,第二,一定程度上局限了装置的体积,在很小的装置中这种技术的运用难度较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加工连线方法,通过采用该方法,能够将超声面阵振元连接做得非常小,可靠性很高,该方法非常适合运用于高频超声面阵振元连接中,且充分体现了高频超声换能器的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加工连线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在振元电极表面旋涂光刻胶,形成绝缘隔离层;
S2:通过曝光机,采用四面反射镜,对所述振元电极进行掩膜曝光处理,并在曝光后进行显影处理,在所述绝缘隔离层上开出连接窗口;
S3:在经步骤S2处理的所述绝缘隔离层上溅射导电层,并进行掩膜曝光处理,形成连接线路。
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振元电极表面旋涂绝缘隔离层,掩模曝光光刻等技术形成非常薄的振元互连层,充分体现高频超声换能器的性能;能够将超声面阵振元连接做得非常小,可靠性很高;该方法非常适合运用于高频超声面阵振元连接中。
根据本发明另一具体实施方式,在步骤S1中,所述光刻胶为SU-8光刻胶2000系列。
根据本发明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绝缘隔离层的厚度为1-2μm。
根据本发明另一具体实施方式,在步骤S3中,所述导电层为银导电层。
根据本发明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四面反射镜包括顶端、底端和侧壁;所述顶端和所述底端开口,所述顶端的开口大于所述底端的开口;所述侧壁包括四面镜子,四面所述镜子均倾斜设置,且依次相接。
根据本发明另一具体实施方式,在步骤S1中,通过旋涂机,在振元电极表面旋涂光刻胶,形成绝缘隔离层。
根据本发明另一具体实施方式,在步骤S2中,所述连接窗口为矩形。
根据本发明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矩形为正方形,所述正方形的边长的阈值范围是10~99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联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联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774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物镜保护装置、物镜系统以及光刻设备
- 下一篇:过程窗口的优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