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原浆着色超高强力夜光丝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77037.8 | 申请日: | 2018-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955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罗碧莲;银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金慈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1/04 | 分类号: | D01F1/04;D01F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50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夜光 着色 原浆 熔体纺丝法 补充能量 凝胶基体 染色加工 阳光照射 夜光效果 着色感光 色光 耐用度 色母粒 牢度 母粒 凝胶 黑夜 面料 日光 释放 吸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浆着色超高强力夜光丝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着色原浆的制备;(2)着色感光凝胶的制备;(3)着色凝胶基体的制备;(4)夜光母粒的制备;(5)夜光丝制备,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原浆着色超高强力夜光丝,所述夜光丝由上述的制备方法制备而成。本发明,利用着色原浆制成色母粒后通过两次熔体纺丝法的工艺制成,着色均匀、色光纯正、色牢度优良,省去了后续染色加工的步骤,同时所制得的夜光丝在阳光照射下或黑夜里都能够释放出多种色彩,且该面料夜光效果时效长,能自动吸收日光补充能量,耐用度高,应用非常广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夜光丝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原浆着色超高强力夜光丝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衣物除了保暖御寒的功效外,已经逐渐演化为人体的装饰物品,更多的时候表达了一个人的个性和生活水准。在衣服基本功能不变的基础上,人们越来越多的注重衣物附加功效,不断的研发衣服的新材料,利用适当的工艺将不同材料的各种功效添加到衣料中,增加了衣服的功能性。为了满足某些特殊岗位的需要,特别是一些从事夜间工作的从业者,为了确保他们的人身安全,往往在衣物上添加一些夜光警示标志,起到警示的作用。
由此,人们发明了夜光面料,以此纺织成夜光面料制成衣服,来实现着夜光警示作用,然而这种夜光面料中所使用的夜光面料,大多是在制成的面料表面涂覆成一层夜光涂层来实现,在经过多次洗涤以及摩擦后,会造成夜光涂层脱落,进而使得整个面料是去夜光特性,不仅严重影响着面料的手感以及外观,同时也给他们的穿着带来不便,为此,我们需要从根本出发,直接发明夜光丝,以此制成不需要涂覆层的面料衣服,以满足着人们的日常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原浆着色超高强力夜光丝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原浆着色超高强力夜光丝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着色原浆的制备:将颜料、可聚合分散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去离子水按照15:15:1:10的比例在高速分散机高速分散作用下分散1~4小时,之后滴加共聚单体,继续分散0.5小时,然后转移到反应釜中,通入氮气,升温至60~90℃,滴加引发剂,恒温反应1~4小时;
(2)着色感光凝胶的制备:去步骤(1)的混合溶液,用去离子水水洗10分钟,在烘干机内进行烘干,制得凝胶;
(3)着色凝胶基体的制备:将步骤(2)所制得的凝胶与稀土铝酸盐溶液进行混合,混合时间为1~2小时,静置两小时后灼烧,温度控制控制在800~1000℃,出炉制得彩色凝胶基体;
(4)夜光母粒的制备:将步骤(3)中所制备的凝胶基体与纤维织丝按照1:4进行配合,在100℃~150℃温度下进行干燥处理,通过熔体纺丝法制得夜光纤维织丝,最后,通过造粒机得到母粒直径为0.2~0.6um的夜光母粒;
(5)夜光丝制备:将步骤(4)中所制备得到的夜光母粒与纤维织丝按照1:9的比例进行配比,然后通过熔体纺丝法制得所述夜光丝。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1)中,所滴加的共聚单体与颜料的比例为1:20,所滴加的引发剂与共聚单体的比例为1:50。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2)中,所述烘干机的烘干温度100℃~120℃。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3)中,所述稀土铝酸盐溶液为取硝酸锶3%~6%、硝酸铝12%~16%、氧化铕0.001%~0.08%、氧化铈0.001%~0.12%、氧化镝0.005%~0.07%加入到浓度为40%~50%的硝酸溶液中,搅拌均匀并加水稀释后制得浓度为10%~20%后制备而成。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步骤(5)中,进行熔体纺丝法工序时温度控制在260℃~2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金慈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金慈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770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PTFE超细纤维材料的生产工艺
- 下一篇:一种阻燃改性氨纶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