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脱氯化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76630.0 | 申请日: | 2018-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318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卢春山;周烨彬;王昊;朱倩文;张雪洁;季豪克;丰枫;张群峰;马磊;许孝良;赵佳;李小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31/02 | 分类号: | B01J31/02;C07C17/25;C07C21/1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黄美娟;俞慧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氯化氢 催化剂 制备方法和应用 四氯乙烷 炭球 微孔 表面含氧基团 脱氯化氢反应 卤化 催化剂应用 质量百分比 离子液体 平均孔径 三氯丙烯 三氯乙烯 物理结构 副反应 负载量 催化 合成 应用 | ||
1.一种脱氯化氢催化剂,所述催化剂由载体和负载在载体上的活性组分组成,所述的活性组分为含磷卤化离子液体,基于载体质量,所述活性组分的负载量为2.5-20%;所述的载体为炭球,所述的炭球物理结构以微孔为主,微孔比例大于90%,平均孔径小于1.8nm,表面含氧基团数量以氧含量计低于1.5wt%。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氯化氢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炭球通过如下方法制备:以氨水为催化剂,醇和/或水为溶剂,加入适量间二苯酚和甲醛进行水热反应,得到的沉淀经炭化后得到炭球;所述的醇为乙醇或甲醇或丙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脱氯化氢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炭球按照如下步骤制备:取溶剂、质量浓度为25~28%的氨水溶液,混合搅拌0.5~2h,之后加入间苯二酚,继续搅拌0.5-2h,再加入质量浓度为37-40%的甲醛水溶液,搅拌12h以上;停止搅拌后于80-200℃水热12-48h;然后分离产物,干燥,得到聚合物固体;然后在惰性气氛下先以1-10℃/min的速率升温至100-400℃,保持1-4h,继续以1-10℃/min的速率升温至300-1000℃,保持3-8h,然后降温至室温,得到炭球;其中投料比为:溶剂:氨水溶液:间苯二酚:甲醛水溶液=28ml:0.1~0.5ml:0.05-0.8g:0.1-0.28ml。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脱氯化氢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将表面活性剂F127与溶剂、氨水一起加入搅拌混合,每28ml溶剂中加入F127的质量不超过1g。
5.如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脱氯化氢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性组分为三己基十四烷基氯化磷、三丁基十四烷基氯化磷、四丁基氯化磷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优选为下列之一:三己基十四烷基氯化磷、三丁基十四烷基氯化磷、四丁基氯化磷、质量比为1:(0.05~20)的三己基十四烷基氯化磷和三丁基十四烷基氯化磷的组合、质量比为1:(0.5~10)的三己基十四烷基氯化磷和四丁基氯化磷的组合、质量比为1:(1~15)的三丁基十四烷基氯化磷和四丁基氯化磷的组合。
6.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氯化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1)离子液体的配制:将含磷卤化离子液体与质量分数为36-38%的HCl溶液混合,配制成离子液体溶液;
(2)离子液体的负载:根据所需负载量采用浸渍法将离子液体负载到炭球上,得到脱氯化氢催化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浸渍法为等体积浸渍法。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等体积浸渍法具体步骤如下:按照所需负载量将离子液体溶液逐滴滴加到炭球中剧烈搅拌,经老化风干后得到脱氯化氢催化剂。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老化在30~50℃下进行,老化时间为2~6h;风干在100-120℃下进行,风干时间为12~48h。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氯化氢催化剂在1,1,2,2-四氯乙烷催化脱氯化氢合成三氯乙烯的反应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7663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