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电流接地系统故障选相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75678.X | 申请日: | 2018-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854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马天祥;贾伯岩;潘瑾;段昕;贾静然;景皓;杨桦;魏力强;杜旭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河北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52 | 分类号: | G01R31/52;G01R31/08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官建红 |
地址: | 050011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流 接地 系统故障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小电流接地系统故障选相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小电流接地系统的零序电压和各相对地电压,根据零序电压获取小电流接地系统的状态;所述接地系统的状态包括:处于接地故障状态和未处于接地故障状态;
当小电流接地系统的状态处于接地故障状态时,根据各相对地电压确定电压突变量信息值序列;
根据电压突变量信息值序列确定接地故障相别;
当突变量信息值序列中仅有一相信息值为第一数值时,则所述第一数值对应的相别为接地故障相;
当突变量信息值序列中仅有一相信息值为第二数值时,获取中性点接地方式信息值;其中,中性点接地方式信息值是根据系统的接地方式确定的,当系统的接地方式为中性点不接地方式或消弧线圈欠补偿接地时,中性点接地方式信息值为第二数值;当系统的接地方式为消弧线圈过补偿接地时,中性点接地方式信息值为第一数值;第一数值表示为0,第二数值表示为1;
当所述中性点接地方式信息值为第一数值时,则所述第二数值对应线路的左侧相为接地故障相;当所述中性点接地方式信息值为第二数值时,则所述第二数值对应线路的右侧相为接地故障相;其中,判断的顺序为A相B相C相循环的顺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电流接地系统故障选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零序电压获取小电流接地系统的状态,具体包括:
判断零序电压与零序电压阈值之间的大小关系;
若零序电压大于零序电压阈值,则小电流接地系统处于接地故障状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电流接地系统故障选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相对地电压确定电压突变量信息值序列,具体包括:
根据各相对地电压获取各相电压突变量信息值;所述各相对地电压包括故障前对地电压有效值和故障后对地电压有效值;
根据各相电压突变量信息值确定电压突变量信息值序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电流接地系统故障选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相对地电压获取各相电压突变量信息值,具体包括:
根据故障后电压有效值和故障前电压有效值确定电压突变量;
判断电压突变量与预设电压突变量的大小关系,并根据电压突变量与预设电压突变量的大小关系确定电压突变量信息值。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电流接地系统故障选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电压突变量信息值序列确定接地故障相别之前,还包括:
每间隔预设时间获取一次电压突变量信息值序列;
获取相同电压突变量信息值序列的连续出现次数;
当相同突变量信息值序列的出现次数大于预设次数时,则根据电压突变量信息值序列确定接地故障相别。
6.一种小电流接地系统故障选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采集单元、状态获取单元、突变量计算单元和故障相判断单元;
所述数据采集单元,用于获取小电流接地系统的零序电压和各相对地电压;
所述状态获取单元,用于根据零序电压获取小电流接地系统的状态;所述接地系统的状态包括:处于接地故障状态和未处于接地故障状态;
所述突变量计算单元,用于当小电流接地系统的状态处于接地故障状态时,根据各相对地电压确定电压突变量信息值序列;
所述故障相判断单元,用于根据电压突变量信息值序列确定接地故障相别;
当突变量信息值序列中仅有一相信息值为第一数值时,则所述第一数值对应的相别为接地故障相;
当突变量信息值序列中仅有一相信息值为第二数值时,获取中性点接地方式信息值;其中,中性点接地方式信息值是根据系统的接地方式确定的,当系统的接地方式为中性点不接地方式或消弧线圈欠补偿接地时,中性点接地方式信息值为第二数值;当系统的接地方式为消弧线圈过补偿接地时,中性点接地方式信息值为第一数值;第一数值表示为0,第二数值表示为1;
当所述中性点接地方式信息值为第一数值时,则所述第二数值对应线路的左侧相为接地故障相;当所述中性点接地方式信息值为第二数值时,则所述第二数值对应线路的右侧相为接地故障相;其中,判断的顺序为A相B相C相循环的顺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河北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河北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7567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