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道开挖工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75612.0 | 申请日: | 2018-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137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葛志华;唐冲;陶忠海;陈金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华设远州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华设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00 | 分类号: | E21D9/00;E21D11/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王倩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永智路5号南京白***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开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开挖工法,包括步骤:(1)隧道断面分别是左上的第一单元、右上的第二单元、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之间的第三单元,以及左下的第四单元和右下的第五单元,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至少下部为第三单元分隔;(2)依次进行第一单元、第二单元和第三单元的挖掘;(5)依次挖掘第四单元、建立左侧仰拱,和挖掘第五单元、建立右侧仰拱。本发明的隧道开挖工法,共分五个独立的挖掘单元施工,在第一、第二单元施工时,中间的第三单元能够更好的维持稳定,故可以相对加快第一、第二单元的施工,同时保障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隧道开挖工法。
背景技术
目前的隧道施工大多采用CD法开挖,CD法又称中隔壁法,是在软弱围岩大跨度隧道中,先分部开挖隧道的一侧,并施作中隔壁,然后再分部开挖另一侧的施工方法。具体的该方法开挖及初期支护通常分6步即6各导洞,如图1所示,左侧上下两个导洞为先期开挖的第一导洞11、第二导洞12,左侧隧底为第三导洞13,右侧按上下顺序分别为第四导洞14、第五导洞15,右侧隧底为第六导洞16。但是此工法由于净空大,工作面小,制约施工进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提高进洞速度,同时确保施工安全的隧道开挖工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隧道开挖工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1)规划隧道断面为五个独立的挖掘单元,分别是左上的第一单元、右上的第二单元、所述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之间的第三单元,以及左下的第四单元和右下的第五单元,所述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至少下部为所述第三单元分隔;
(2)对所述第一单元进行超前支护,然后开挖,再设置所述第一单元靠外侧的第一初期支护及靠内侧的第一临时支护;
(3)对所述第二单元进行超前支护,然后开挖,再设置所述第二单元靠外侧的第二初期支护及靠内侧的第二临时支护;
(4)挖掘所述第三单元;
(5)拆除所述第一临时支护和第二临时支护,挖掘所述第四单元,设置第四初期支护和建立左侧仰拱;
(6)挖掘所述第五单元,设置第五初期支护和建立右侧仰拱。
优选的,步骤(4)中,挖掘所述第三单元前,还需设置超前支护,挖掘所述第三单元后,还需设置第三初期支护;
优选的,所述第三单元细分为上单元和下单元,施工时,先开挖所述上单元,再挖掘所述下单元。
优选的,对所述上单元施工时,先进行超前支护,然后开挖,再设置所述上单元上侧的所述第三初期支护和下侧的第三临时支护;
优选的,所述第三临时支护向上弯曲,与水平方向夹角角度在25°-35°。
优选的,所述隧道断面整体超前支护的角度范围在135°-140°。
优选的,所述第三单元的顶面向下弯曲,两端弯曲度对称,且与水平方向夹角角度在45°-60°。
优选的,所述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错开3.5米-4.5米开挖。
优选的,所述第三单元与所述第二单元错开11米-13米开挖。
优选的,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单元的开挖循环进尺均为1.5-2.5倍拱架间距。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1. 本发明的隧道开挖工法,共分五个独立的挖掘单元施工,在第一、第二单元施工时,中间的第三单元能够更好的维持稳定,故可以相对加快第一、第二单元的施工,同时保障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华设远州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华设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华设远州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华设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756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盾构检修井的施工方法
- 下一篇:承压水地层隧道下台阶开挖前径向预注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