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榨油机蒸炒锅导热油路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75241.6 | 申请日: | 2018-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133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邹志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衡阳昌和蛋白饲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1B1/02 | 分类号: | C11B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1216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夹层 竖向隔板 蒸炒锅 复数 榨油机 导热油路 出油口 进油口 体内部 上板 下板 锅体内壁 夹层空间 受热均匀 复数层 对向 锅体 热油 竖向 流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榨油机蒸炒锅导热油路结构,其包括锅体,锅体内部设有复数个夹层,复数个夹层将锅体内部竖向分成复数层,所述夹层包括下板和上板,下板和上板之间通过复数个竖向隔板相连接,相邻竖向隔板的对向端分别与锅体内壁相连接,竖向隔板将夹层空间隔成S形,每个夹层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热油从进油口进入夹层按S形路线从出油口流出。本发明具有让蒸炒锅内物料受热均匀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饲料生产加工设备,其特别是涉及一种榨油机蒸炒锅导热油路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榨油机蒸炒锅是用导热油加温的三层蒸炒锅,高温油从进油到出油是经过普通的夹层,高温油走直线,由高压泵输送高温油时,离进出管道远的地方,油温会低些,近的地方会高些,存在受热不均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让蒸炒锅内物料受热均匀的榨油机蒸炒锅导热油路结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榨油机蒸炒锅导热油路结构,其包括锅体,锅体内部设有复数个夹层,复数个夹层将锅体内部竖向分成复数层,所述夹层包括下板和上板,下板和上板之间通过复数个竖向隔板相连接,相邻竖向隔板的对向端分别与锅体内壁相连接,竖向隔板将夹层空间隔成S形,每个夹层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热油从进油口进入夹层按S形路线从出油口流出。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夹层为三个,即为第一夹层、第二夹层和第三夹层,将锅体内部分为三层空间。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锅体内部三层空间对应外壁上分别连接有第一油道、第二油道和第三油道;第一油道即设有第一进油口连接第一夹层的第一出油口,又设有位于第一夹层进油口上方的第二出油口,第二出油口与第二夹层的第二进油口通过第一竖向油道相连接;第二油道即设有第三进油口连接第二夹层的第三出油口,又设有位于第二夹层第二进油口上方的第四出油口,第四出油口与第三夹层的第四进油口通过第二竖向油道相连接;第三油道即设有第五进油口连接第三夹层的第五出油口,又设有位于第三夹层第四进油口上方的第六出油口。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竖向隔板与夹层下板焊接而成。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竖向隔板与夹层下板设有间隙。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油道、第二油道和第三油道为横向U形,横向焊接在锅体外壁上。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竖向油道和第二竖向油道为竖向U形。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进油口连接进油接头。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六出油口连接出油接头。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1、由于夹层的油路按S形设置,热油按S形油道流动,能让整个夹层受热均匀。
2、由于竖向隔板与夹层下板设有间隙,热油既能沿S形油道流动,又能沿缝隙流动,使夹层受热均匀。
3、由于外壁连接有绕外壁的第一油道、第二油道和第三油道,热油按油道绕外壁流动,使对应锅体的内壁加热,从而使对应每层空间的物料加热,大幅提高加热效率。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详细结构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4为图2的B-B剖视图;
图5为图1的C-C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透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衡阳昌和蛋白饲料有限公司,未经衡阳昌和蛋白饲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752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取小麦胚芽复合油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茶油籽制油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