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调节建筑支架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74465.5 | 申请日: | 2018-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253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朱丽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升浙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5/00 | 分类号: | E04G25/00;E04G25/04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裴金华 |
地址: | 313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板 气缸 压力传感器 建筑支架 球形结构 支撑杆 升降支撑板 支撑杆顶部 被支撑物 垂直设置 电力驱动 对称设置 弧状凸起 活塞顶部 基座四角 控制装置 受力均匀 支架顶部 支架受力 质量问题 自动微调 防滑垫 可倾斜 可转动 省力 支架 观察 施工 支撑 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调节建筑支架,包括位于底部的基座和位于顶部的支撑板,所述基座上垂直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设有四个,对称设置于所述基座四角,所述气缸的活塞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顶部连接所述支撑板,所述支撑杆和所述支撑板通过可转动的球形结构连接,通过所述球形结构,所述支撑板可向任意方向倾斜。本发明使用电力驱动的气缸来升降支撑板,省力高效;通过控制装置和压力传感器配合可倾斜的支撑板,实现支架顶部的自动微调,在支撑时精度较高,受力均匀,安装的压力传感器能在支架受力发生变化时提醒施工人员,便于观察被支撑物是否出现质量问题;底部安装有防滑垫和弧状凸起,支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较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调节建筑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筑行业中,经常会用到建筑支架对一些尚未完全凝固,或者不稳定的地方进行一定时间的支撑,以保证其完全的凝固和稳定。
现有的建筑支架多为单支撑杆支撑,微调部件进行最后的顶升,整体单薄,支承力有限。在建筑上支撑用受力基本较大,所以单支撑杆使用时容易弯折,支架的使用寿命短,且支架顶部一旦倾斜,顶升的建筑即受力不均容易倾斜或跑偏,或支架支撑失效损上部的建筑,将严重影响到建筑的质量,甚至建筑塌掉带来危险。同时在支架进行微调时,由于微调部件受力不均或受力压强过大也可能导致支架部件易损坏,或支架受力不均导致顶部支架面倾斜,同样也将影响到建筑的质量和施工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调节建筑支架,能够根据地面或者被支撑物底部支撑面的角度自动调节顶部支架面,使被支撑物底部支撑面或者支架受力均匀,防止支架部件损坏,避免影响建筑质量和施工安全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动调节建筑支架,包括位于底部的基座和位于顶部的支撑板,所述基座上垂直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至少设有四个,所述气缸的缸筒固定安装在所述基座上,所述气缸的活塞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顶部连接所述支撑板,所述支撑杆和所述支撑板通过可转动的球形结构连接,所述球形结构包括安装在所述支撑杆顶端的球体和固定安装在支撑板底部的用于容纳所述球体的可相对球体转动的球形槽,所述球形槽的开口直径大于所述球体与所述支撑杆连接处的直径,所述基座上安装有控制装置,所述气缸内安装有与所述控制装置相关联的压力传感器。
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四个气缸均为独立工作,通过所述控制装置的自动控制,利用支撑杆顶端的所述球形结构,所述支撑板可向随意方向倾斜,能够根据地面或者被支撑物底部支撑面的倾角自动调节倾斜角度,使支撑物底部支撑面或者支架受力均匀,保证建筑质量和施工安全性。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电源开关和气缸开关,所述电源开关用于启闭支架的总电源,所述气缸开关用于启闭气缸。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压力传感器相关联的压力监控系统,所述压力监控系统包括压力显示器和气缸控制器,所述压力显示器用于显示气缸内实时压力,所述气缸控制器与所述压力显示器相关联,能够根据气缸内压力自动控制所述气缸,实现自动调节气缸内气压的目的。
作为优选,所述压力监控系统还包括用于设定气缸内压力的设定按钮。
本发明所述控制的工作原理为:根据被支撑物的实际情况,通过所述设定按钮,按需求设定气缸内压力,然后气缸开始工作,所述支撑杆和支撑板开始匀速上升,此时气缸内压力波动较小,当所述支撑板接触被支撑物时,气缸内压力变大,所述压力达到设定值后,气缸停止工作,在此过程中,当所述支撑板和被支撑物底部支撑面非平行时,所述支撑板四角依次接触支撑面,当其中一个气缸内的压力达到设定值后,其余气缸还在工作,相应的支撑杆继续上升,达到自动调节倾斜角度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升浙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升浙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744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