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腱鞘囊肿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974462.1 | 申请日: | 2018-08-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040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 发明(设计)人: | 李孝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兴县中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6 | 分类号: | A61K36/8966;A61P19/04;A61P29/00;A61K35/3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董芙蓉 |
| 地址: | 313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腱鞘囊肿 外敷 制备 穿山甲 药物技术领域 纯中药制剂 消化道吸收 混合粉料 连续用药 临床经验 药性功效 液体吸收 有效减少 总有效率 成糊状 姜半夏 无痛苦 皂角刺 浙贝母 重量份 敷贴 目筛 南星 囊肿 细粉 中草药 治疗 消散 肝脏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腱鞘囊肿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涉及药物技术领域。本发明的药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穿山甲1‑3份,皂角刺1‑3份,南星1‑3份,姜半夏1‑3份,浙贝母1‑3份;将所述原材料打成细粉并过80目筛后的混合粉料即为所述药物;用醋将所述药物调成糊状,覆在患处,用敷贴固定即可;每次外敷2‑4小时,每日一次,10天一个疗程,连续用药2‑3个疗程,总有效率80%。本发明经过多年临床经验且熟知各中草药的药性功效,研制的纯中药制剂,采用外敷于患处的方法,达到囊肿内液体吸收消散的效果,不经过消化道吸收,可有效减少药物对肝脏的毒性和副作用,无痛苦,花费少,具有极高的社会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腱鞘囊肿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腱鞘囊肿(ganglion)是发生于关节部腱鞘内的囊性肿物,是一种关节囊周围结缔组织退变所致的病症。内含有无色透明或橙色、淡黄色的浓稠粘液,多发于腕背和足背部。患者多为青壮年,女性多见。本病属中医学“筋结”、“筋瘤”范畴。
现有的治疗腱鞘囊肿的方法的缺陷,腱鞘囊肿的治疗通过挤压或捶击,使腱鞘囊肿破裂,自行吸收,但是治疗后极易复发,且与关节腔相通的不容易破裂。或采用穿刺抽出囊液,注入肾上腺皮质激素或透明质酸酶,有一定疗效。本病症的现代针灸治疗,首见于1958年,用隔姜灸,取得较好的效果,六十年代多采用针刺加挤压之法,七十年代又用三棱针点刺、温针来提高疗效。自八十年代以后,在继承以往各法的基础上,又增添了火针、指针、针刺加罐及穴位注射等法。为了防止复发,一般都主张针刺后局部加压。
从已有的经验而言,针灸确是本病较好的保守疗法之一。但仍不能完全避免复发,且有并发感染的病例。其他方法治疗无效时,可手术切除囊鞘。术后应避免患病的关节剧烈活动1个月以上。手术的效果虽然比较确切,但有相当的风险,如并发功能障碍等,且不易为患者接受,而且仍容易复发。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治疗腱鞘囊肿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主要目的是解决手术治疗风险大及成本高、针灸治疗易复发及易感染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主要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治疗腱鞘囊肿的药物,所述药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原料:
穿山甲1-3份,皂角刺1-3份,南星1-3份,姜半夏1-3份,浙贝母1-3份。
作为优选,所述药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穿山甲1-2份,皂角刺1-2份,南星1-2份,姜半夏1-2份,浙贝母1-2份。
作为优选,所述药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穿山甲1份,皂角刺1份,南星1份,姜半夏1份,浙贝母1份。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治疗腱鞘囊肿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
按配方准备各原材料;
将所述原材料打成细粉并过80目筛后的混合粉料即为所述药物。
又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治疗腱鞘囊肿的药物的使用方法,包括:
用醋将所述药物调成糊状,覆在患处,用敷贴固定即可;每次外敷2-4小时,每日一次,10天一个疗程,连续用药2-3个疗程。
一般资料:20例腱鞘囊肿患者,男12例,女8例,年龄15-65岁,病程1个月-1年,发生在踝关节部位5例,腕关节部位11例,腘窝附近4例,直径1.5-3厘米;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痊愈16例,无效4例(其中有1例出现过敏反应终止治疗),总有效率8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兴县中医院,未经长兴县中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744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