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Ti-Zr-Ni-Fe-Cu-Co-Mo-B钎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74358.2 | 申请日: | 2018-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718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强;娄立;李志锋;屈盛官;李京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K35/32 | 分类号: | B23K35/32;B23K35/4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陈智英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ti zr ni fe cu co mo 料及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Ti-Zr-Ni-Fe-Cu-Co-Mo-B钎料在钎焊连接TiAl合金与Ni基合金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Ti-Zr-Ni-Fe-Cu-Co-Mo-B钎料含有以下按质量百分比计的成分:Zr:29%~32%;Fe:3.4%~7%;Ni: 7.5%~13%;Cu:3%~5%;Co:2%~4%;Mo:1%~3%;B:0.2%~0.6%;Ti:余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Ti-Zr-Ni-Fe-Cu-Co-Mo-B钎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配料:按以下元素的质量百分比含量配制炉料:Zr:29%~32%;Fe:3.4%~7%;Ni: 7.5%~13%;Cu:3%~5%;Co:2%~4%;Mo:1%~3%;B:0.2%~0.6%;Ti:余量;配置炉料的原料包括铁-硼中间合金和纯金属颗粒;
(2)熔炼钎料合金:将步骤(1)配好的炉料进行熔炼,得到钎料合金锭;
(3)箔带制备:将步骤(2)的钎料合金锭破碎,加热熔化,通过快速凝固技术制备Ti-Zr-Ni-Fe-Cu-Co-Mo-B箔带钎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纯金属颗粒包括Ti、Zr、Fe、Ni、Cu、Co、Mo;
步骤(2)中所述炉料进行熔炼前,按照Cu、Ni、Co、Fe、铁-硼中间合金、Ti、Zr、Mo金属颗粒由下而上依次放入熔炼装置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铁-硼中间合金中元素的质量百分比为Fe:B=4: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配料之前需要对原料进行去氧化膜和杂质处理;
步骤(2)中熔炼的装置为真空电弧炉;
步骤(3)中所述破碎是指采用机械破碎方式,所述加热熔化是指将破碎后的钎料置于石英管中加热熔化;
所述快速凝固在高真空单辊旋淬系统中进行。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熔炼在保护性气体保护下进行;所述熔炼的次数为4~5次;熔炼前炉腔内抽真空,真空度1×10-3Torr;熔炼炉料前在炉腔内置高纯海绵钛,先熔炼高纯海绵钛除氧。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步骤(3)中所述箔带钎料在通过快速凝固技术进行制备时,制备工艺参数具体为:旋转铜辊的线速度为25~30m/s,熔体的出口与铜辊表面的距离为1~2mm,用于熔体喷射的氩气压力为0.08~0.1MPa。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Ti-Zr-Ni-Fe-Cu-Co-Mo-B箔带钎料的厚度为30~50μm,宽度为6~1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7435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