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潜液泵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73426.3 | 申请日: | 2018-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100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国;杨勤;甘正林;方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40 | 分类号: | F04D29/40;F04D29/6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徐立 |
地址: | 430084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潜液泵泵池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潜液泵泵池,属于潜液泵领域。泵池包括:上主体和下主体,上主体包括上外壳、泵井和半球形的盖板,上外壳和盖板分别同轴固定套装在泵井的外壁上,上外壳的内径大于盖板开口的外径,上外壳、盖板和泵井之间设置有第一真空空间,下主体包括下外壳和内胆,内胆固定安装在下外壳内,下外壳的内径大于内胆开口的外径,内胆和下外壳之间设置有第二真空空间,内胆的开口和盖板的开口密封安装在一起,泵井的底端插装在内胆中,盖板和内胆之间的连接处套装有保温层,保温层夹设在上外壳和下外壳之间。本发明避免了因上主体过重而压损下主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潜液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潜液泵泵池。
背景技术
低温潜液泵是一种用于泵送液化天然气的装置,通常设置在运输船舶的液货舱内,以实现液货的泵送。
在将低温潜液泵正式安装上船前,通常需要通过陆地上的测试系统对低温潜液泵的性能进行测试。泵池是测试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用于容置待试验潜液泵,常见的泵池通常包括:上主体和下主体,上主体包括法兰板和泵井,泵井固定插装在法兰板上,泵井的底端用于固定安装待试验潜液泵,法兰板与下主体之间密封固定安装在一起,使得待试验潜液泵能够位于下主体中。
然而,如果泵池需要测试大型潜液泵,那么下主体和盖板的尺寸也需要随之增大。并且,由于大型潜液泵的功率也较小型潜液泵来说更大,也就是说在测试潜液泵时,法兰板所承受的压力也更大,所以法兰板为了能够抗压,其厚度也需要随之增大,从而导致了法兰板的重量大幅提升,使得下主体存在因负载过大而被压损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潜液泵泵池,可以适用于大型潜液泵。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潜液泵泵池,所述泵池包括:上主体和下主体,所述上主体包括上外壳、泵井和半球形的盖板,所述上外壳和所述盖板分别同轴固定套装在所述泵井的外壁上,所述上外壳的内径大于所述盖板开口的外径,所述上外壳、所述盖板和所述泵井之间设置有第一真空空间,所述下主体包括下外壳和内胆,所述内胆固定安装在所述下外壳内,所述下外壳的内径大于所述内胆开口的外径,所述内胆和所述下外壳之间设置有第二真空空间,所述内胆的开口和所述盖板的开口密封安装在一起,所述泵井的底端插装在所述内胆中,所述盖板和所述内胆之间的连接处套装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夹设在所述上外壳和所述下外壳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盖板的开口处设置有第一对接法兰,所述内胆的开口处设置有第二对接法兰,所述第一对接法兰和所述第二对接法兰相对平行布置,所述盖板和所述内胆通过所述第一对接法兰和所述第二对接法兰密封固定在一起。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对接法兰上周向设置有多个用于插装螺栓的第一插孔,所述第二对接法兰上周向设置有多个第二插孔,所述多个第二插孔与所述多个第一插孔一一对应布置。
在本发明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对接法兰的端面上周向设置有凸止口,所述第二对接法兰上周向设置有凹止口,所述凸止口插装在所述凹止口内。
在本发明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泵井的顶端伸出所述上外壳,且所述泵井的顶端设置有用于安装待试验潜液泵的电机的第一安装法兰,所述泵井的底端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待试验潜液泵的底阀的第二安装法兰。
在本发明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泵井上设置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的一端与所述泵井连通,所述出液管的中部与所述上外壳固定连接,所述出液管的另一端伸出所述上外壳。
在本发明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内胆上设置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的一端与所述内胆连通,所述进液管的中部与所述下外壳固定连接,所述进液管的另一端伸出所述下外壳。
在本发明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下外壳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支撑腿,所述多个支撑腿以所述下外壳的中轴线为轴周向间隔固定在所述下外壳的外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734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风扇包容机匣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后网固定结构及塔扇